•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古代清明節:既是斷魂之日,也是嬉戲之日

2017-03-31 11:01:00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字號

  掃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清明節掃墓祭祖已成為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剷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唐·祭掃

  “寒食祭掃冢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黃泉不知生人淚,暮雨蕭蕭惆悵歸。”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不僅有平頭百姓,還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清代掃墓圖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挂燒紙錢、供奉祭品。

  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裏,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

  過去由於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坷垃壓在墳墓邊。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挂于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正如宋代詩人高翥在《清明日對酒》描述的場景:“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

  踏青郊遊賞春光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雖然清明是一個追思先人的傳統節日,但其民俗文化內涵並非只此一項。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後,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遊玩,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舊時,清明時節的郊野之中,眾人春遊的場景是非常盛大熱鬧的,當時遊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與祭祀平分秋色。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北朝·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唐代詩人杜甫《寒食》詩有“田父皆要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之句。不違,即不避,無忌諱;鬧不違,意為無拘無束地嬉戲打鬧。正如詩中所説,這天鄉間父老都要參與這“鬧不違”活動,就連雞犬也樂而忘歸。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宋·擔酒上墳“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撲擲得順,竿挑利物好誇人。” 宋代詩人吳惟信則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描述:“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同是宋代的詩人程顥更有《郊行即事》一詩:“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這些都證實了郊遊踏青已成為古代百姓的清明節首選活動之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