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島”同行 文旅融情——兩岸文旅聯誼行活動圓滿收官
2025-09-28 19:4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9月28日訊 當亞龍灣的銀灘碧海深情守望著墾丁的珊瑚海岸,阿里山的樹海雲濤悄然呼應了五指山的層巒疊嶂……
9月20日至26日,“情係瓊臺·魅力雙島——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活動在海南成功舉辦。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150余位兩岸文化、旅遊等業界人士一路從海口到文昌、瓊海、陵水、保亭、三亞等地參訪,度過了一趟共覽瓊島風光、共話文化淵源、共促文旅合作的環島之旅。

兩岸文旅界人士在三亞南山文旅區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在海南省博物館,“南溟奇甸”數千年的歷史發展脈絡與海洋文明的璀璨畫卷徐徐鋪展;在海南省文化館的非遺展示中心,漢、黎、苗、回等多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的絢麗藝術瑰寶悉數陳列;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從沉船打撈出的水下文物將古代中國的璀璨文明無聲訴說……
與幾百年前的文物面對面,臺灣收藏家張國治直言,自己“很激動”!青花碗、琺華器、孔雀綠釉、素三彩……那些透明玻璃櫃中展出的一件件文物,在張國治看來,都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與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繁盛的證明。
看到黎錦的多品類紋飾,臺灣陶藝創作者賴羿廷驚喜發現,“原來這些紋樣會分這麼多的類型!有分人紋、植物紋、動物紋,還有文字的。”她說,這給她帶來了巨大靈感,而這些紋樣也會成為自己未來陶藝創作的寶貴素材。
文藝演出《黎族家園》、黎苗文化古韻秀讓兩岸同胞與一個鮮活的少數民族不期而遇。觀看演出後,臺灣青年演藝工作者韓秉融對其舞美設計、藝術表現、服道選用、演員舞技等給予高度讚揚。他說,非常羨慕在大陸能有呈現少數民族故事和文化的秀,“很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來到大陸,執導一出像這樣的大型演出”。
步入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黎寨阿姐款待的傳統鷓鴣茶暖上心頭,阿哥用樹葉吹出的小調令人歡愉。一曲黎族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回應一首臺灣民謠《望春風》,歡聲笑語交織山谷蟲鳴,同胞交流好是熱絡!深入非遺村落,黎錦、陶器等非物質文化展示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不舍挪步。大家為黎族的民族文化動容,被黎族人民的質樸與熱情感染,也被他們傳承的巧工驚艷。

在檳郎谷的非遺村落,懸挂展示的黎錦深受大家喜愛。(中國臺灣網記者 劉琳 攝)
如何將非遺文化、技藝進行傳承和保護?如何做好守正創新?又如何讓非遺成為兩岸文旅交流合作的橋梁?在“共探非遺魅力,促進瓊臺文化交融”主題座談會上,多位臺灣文化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流露出對兩岸共同文化財富進行傳承、保護以及創新性發展的真誠關切,也傳達出兩地在文化和旅遊領域要多交流、共合作的一致心聲。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模擬火箭發射過程的展示,讓眾多臺胞全程高舉手機拍攝記錄。空氣里隱隱流淌著一種不可名狀的“緊張”氣息,他們一幀畫面都不忍錯過。算力對航天、科技等多領域的強大賦能,更讓臺胞心生感動,“以前我們要‘趕英超美’,現在我們強大了!”“現在的火箭發射只是送航天員上太空,也許不久後,我們大多數普通百姓都可以!”言語間,臺胞們展現出強烈的國家認同,同時也燃起對于探索太空的大膽幻想與浪漫期待。

兩岸文旅界人士在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拍攝模擬火箭發射場景。(中國臺灣網發)
看博鰲樂城永不落幕藥械展,四大“特許政策”(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特許國際醫療交流)、五百余種特許藥械讓兩岸同胞對樂城醫療先行區蘊含的先發優勢不由感嘆;逛陵水海風國際影視基地,各式各樣的室內實景拍攝場地,讓人“移步換景”,宛若一同玩起趣味的“密室逃脫”。
在兩岸同胞眼前,海南省史志館里全方位展現的自由貿易港建設成就與發展活力一次次具像化。臺灣青年江國銘分享說,從寶島來到海南的夥伴對這里的發展感到耳目一新,“希望臺灣的朋友們能夠多來大陸走走看看”,他真切地說。
從海口到瓊海,再從瓊海到三亞,一場場精彩的旅文推介令人心馳,而實地的探訪更是令人嘆服。置身東坡老碼頭的沉浸式東坡文化生活街區,倣佛令人瞬間穿越,與宋風雅韻撞個滿懷;步入海口“最美公共空間”雲洞圖書館,流線式設計美學與唯美建築,引得大家紛紛合影、花式打卡;海瑞文化公園講解員的趣味性與現代化敘事語言,讓“海青天”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形象深入人心,眾多兩岸文旅界人士對講解員“窮追不舍”、讚不絕口。
“海南目前的旅遊業已經不像以前一樣那麼制式化,而是朝著年輕、創意化發展。”臺灣資深旅遊業者林慶仁見證了海南的旅遊業態在過去近二十年間的躍遷。他認為,海南旅遊資源豐富,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而自貿港的打造將助力兩岸旅遊業交流日益活躍。從事社區培力的臺胞則稱,此行令她看到海南對于旅遊業的整體規劃和架構高度。
作為南海之濱的兩顆璀璨明珠,寶島與“椰島”隔海相望、文脈相通。兩地同胞吹著同樣的海風,擁有相似的海洋文化與信仰。此次環島之行,是兩岸文旅的聯誼,更是兩岸同胞的心靈相聚。無論是實地考察還是圍坐交流,兩岸同胞都為我們共同的燦爛文化牽動心弦,也都為瓊臺兩地的合作發展探索、開拓。我們堅信:文化始終是兩岸同胞間的連心橋,而文旅融合更會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強引擎。瓊島之行雖已在騎樓老街的煙火氣中畫上句話,但瓊臺兩地同胞交流交往的熱度還將持續攀升,兩岸文旅融合發展的篇章也將不斷繪就。(文/劉琳)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