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艾嘉:視電影為“第二個生命”

2024-10-14 08: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平潭10月13日電 題:張艾嘉:視電影為“第二個生命”

  中新社記者 閆旭

  “我追電影這個夢已經追了50多年了。”第4屆IM兩岸青年影展13日正在平潭舉行,出席影展的臺灣知名演員、編劇、導演張艾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電影幾乎是我第二個生命”。

  IM是“In Moments”簡稱,意為“從這一刻起”。IM兩岸青年影展是以扶持全球高校華人青年影視創作力量為目標,集短片評比、論壇、展映等於一體的專業影像節展。

  張艾嘉擔綱本屆IM兩岸青年影展評委會主席。對她而言,這是一次與青年創作者充分交流的機會。“這些年來,我有幸與兩岸眾多導演展開闔作,也結識了許多年輕的電影工作者。每每看到他們眼中光,是閃爍的激情和對創作的渴望,我都深受鼓舞。”她説。

  張艾嘉與IM兩岸青年影展的接觸從2020年的首屆就開始了。當時,組委會希望用《愛的代價》作影展宣傳片的配樂,這令張艾嘉“覺得很榮幸”。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20世紀90年代,張艾嘉演唱的《愛的代價》一經發行便迅速在香港和臺灣地區走紅,隨之傳到大陸,風靡大江南北。張艾嘉認為,組委會之所以選擇這首歌,是因為有追夢的感覺。她鼓勵兩岸青年電影人:“要往前走,去追你們的夢”。

  今年的IM兩岸青年影展,競賽單元共收到來自全球的2264部參賽作品,其中50部作品入圍。觀看參賽電影時,張艾嘉起初覺得“驚訝”,看下去更是“驚喜”。“我看到很多很有才華、有潛力的導演。”張艾嘉説。

  她也坦言,年輕導演拍攝第一部短片時,一定拍攝最熟悉的東西、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拍攝第二部、第三部時是否能保持一個好的水準?拍攝長片時是否能把故事説好?這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喜歡電影的人就是要堅持,你要知道一定會面臨困難,面臨有成功、有失敗的時候。”張艾嘉鼓勵年輕電影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電影語言表達他們的情感,讓電影百花齊放。

  張艾嘉一直致力於培養年輕一代,1988年創立果實文教基金會,鼓勵及引導年輕人在藝術界的發展和創作。在她看來,參與IM兩岸青年影展的年輕人非常幸運,遇到很好的師資和平臺,組委會也在努力讓這些年輕人被市場看見。

  本屆影展期間的“主席特展(學術放映)”活動中,展映了張艾嘉主演和導演的經典影片《上海之夜》和《唸唸》,場場滿座。張艾嘉也作為嘉賓出席映後大師班活動。

  回看自己年輕時主演的作品,張艾嘉不禁感嘆“年輕真好”。她説,自己幸運地經歷了港臺電影的黃金時代,演過很多不同的角色,在港式喜劇、臺灣文藝片中接受不同的表演方式,學到很多東西。

  張艾嘉覺得自己仍在成長,繼續現在的工作,與年輕人合作,讓她樂在其中。去年,上海交響樂團演繹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張艾嘉作為讀劇人在其中分飾14個角色,用聲音的變化在不同角色之間切換自如,她覺得“非常過癮”。但她也坦言,“可能要停止演戲了”。

  “我覺得我再不停止演戲的話,就不會去做我其他創作的工作。再做回導演、做創作的話就必須要專心,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張艾嘉説,她還是會在創作的路上繼續前進,並且更多指導青年創作者。(完)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