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暑期研學遊:需求更細分,場景再上新

2024-07-26 08:31:00
來源:中國婦女報
字號

  “你家孩子今年出去了嗎?”每逢假期,研學遊相關話題都會熱鬧異常。

  平臺數據顯示,今年研學遊火爆熱度不減。需求高漲、規模驟增、市場逐步走向細分,共同催生了研學遊市場的諸多變化。如今市場發展有什麼新趨勢?未來在何方?

  市場規模驟增

  暑假來臨,各式研學旅行項目受到消費者青睞。一位北京初中教師介紹,學校每年都會組織一些跨省研學遊,以班級為單位,4-5日的路線為主,目的地是去南京、西安等,學校會組織到各大博物館、科技館參觀,將書本中的知識“搬”進旅途中,班裏同學的參與意願很強。

  不只學校組織研學遊。某旅遊平臺發佈報告稱,今年暑期,親子研學類産品仍然備受矚目,相關産品訂單同比增長七成。

  數據顯示,北京、上海、青海、甘肅、四川、內蒙古、寧夏、貴州、雲南等為國內熱門遊學目的地,部分熱門線路在今年5月就已經售罄。

  該旅遊平臺負責人介紹,今年海外研學遊相比去年也有增長,免簽與多項出入境管理政策實施,也為出境研學提供方便,像新加坡、加拿大等出境研學線路也都在持續進行。

  一位研學遊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研學旅行確實符合部分學生家長的需求:因工作繁忙假期無人帶娃,同時又想讓孩子假期時間充實又放鬆,在遊玩的同時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或許具體需求不完全相同,但目前研學市場需求總體旺盛。”

  隨著市場熱度攀升,吸引更多市場主體跨界入場,如教育公司、網紅講師等。第三方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超過1600個,研學企業30000多家,研學市場規模1469億元;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422億元。

  “小而美”項目受青睞

  需求高漲、規模驟增,共同催生了研學遊市場的諸多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更加細分的市場。

  “就像是現在的旅遊市場,很多人已不滿足於‘到過’,而是更關注旅程中的獲得感、體驗感的提升。”一家專注做私人訂制旅行服務的機構負責人介紹,公司定制遊學和研學類産品以來也出現一定幅度的增長。

  以一個小家庭為單位訂制路線的趨勢已經延伸到了研學遊板塊,也衍生出更多的細分領域與消費場景。“一些家長想讓孩子去心儀的高校感受環境氛圍,順便在當地遊玩;也有的家長期望孩子通過去國外研學,鍛鍊外語水準等不同的定制化需求,都會傾向於指定範圍的深度遊。”

  該機構負責人表示,這兩年親子研學遊項目十分火爆,目前已經佔到公司整體營收的六成以上。

  一些“小而美”的研學項目也受到青睞。在常規的參觀院校、遊覽當地人文名勝之外,見證一次火箭發射、體驗一場非遺苗繡技藝、感受一次史前巨獸AI“復活”等也被整理成為研學遊主題。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面對基礎服務粗糙、課程內容同質化嚴重的産品時會用腳投票。市場走向細分,長期來看有利於研學産業健康發展。

  應回歸教育本質

  研學遊市場快速擴張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江蘇省消保委此前發佈的研學旅行消費調查報告稱,當前研學旅行存在若干問題,其中包括:研學效果不達預期;質價不符,部分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出行食宿存在隱憂;導師行為有待規範等。

  事實上,研學活動首次被明確定義是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並要求要精心設計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避免“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現象。

  近日,人社部發佈《關於對擬發佈生物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資訊進行公示的公告》,附件中擬調整變更職業(工種)資訊提出:將“研學旅行指導師”職業名稱變更為“研學旅遊指導師”。這也意味著,即便研學旅行的定義在近些年的探索中不斷拓展,但其最終還應該回歸教育的本質,對從業者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研學旅遊涉及組織、招攬、接待等各環節,也涉及研學營地、研學基地的選擇。所以需要文化和旅遊部門以及教育、科技、文物等部門聯手,加強協同,以全鏈條、全環節、全覆蓋的監管規範服務標準。(閆雨昕 汪亞)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