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影人助推中國電影新力量 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展舉辦表彰大會

2023-09-16 14: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16日福州訊(記者 鬱誠)9月14日晚,在福建平潭國際旅遊島舉辦的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展表彰結果公佈。王小帥、謝飛、馬可·穆勒、徐小明(中國臺灣)、陳玲珍(中國臺灣)、李睿珺、耿軍、阿美等知名導演、編劇、出品人,陳妍希(中國臺灣)、鄧恩熙、吳可熙(中國臺灣)、馬蘇、李夢等知名演員,以及胡德夫(中國臺灣)、低苦艾等知名音樂人共同出席表彰大會,揭曉“麒麟表彰”單元及各項榮譽。

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展“麒麟表彰”大會現場。(台灣網 發)

  本屆IM共收到來自全球331所高校的1849部作品,徵片數量創下三屆之最,其中88.6%的主創群體為95後新生代電影人。50部入圍作品中,共有15部來自寶島臺灣,十多位臺灣青年創作者來到了影展現場,這也是三屆以來首次有臺灣青年大規模地線下深度參與。9月13日,國臺辦新任發言人陳斌華在國務院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中,高度評價了正在舉辦的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展對於兩岸文化交流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圖為獲得“麒麟優秀短片”的兩岸青年導演。(台灣網 鬱誠 攝)

  影展舉辦期間,主競賽單元入圍作品走進影院進行公開展映,其中有27部是兩岸青年導演的首作。另外,王小帥導演的《地久天長》,徐小明導演的處女作《少年吔,安啦》和謝飛導演的《香魂女》數字修復版,也成為本屆影展放映的熱門場次。同時,影展還首次舉辦了張國榮經典電影數字修復版特展,為影迷們帶來一場觸動人心的青春回憶之旅。

  IM還致力於搭建起青年創作者與産業對接的橋梁。除大師公開課、返場談、評審論壇等活動,為讓更多青年創作者被“看見”,本屆IM首次增加了提案大會版塊,入圍“生生不息”成長計劃的11個“進行中”項目直面來自華夏影視、華策影視、B站、抖音等電影製作發行機構。其中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姜柏廷的《小徑分岔的花園》獲得優選提案獎項,真正實現了青年創作與産業的雙向奔赴。

  據悉,本屆IM設立的扶持資金合計約280萬元人民幣,主競賽“麒麟表彰”單元最佳影片獎金為30萬元人民幣。最終,來自河北科技大學的青年導演李家和憑藉作品《地兒》奪得最高榮譽,獲頒“麒麟最佳影片”獎項。作為來自非專業院校的獲獎導演,李家和在表彰大會上坦言,“《地兒》是用5000元預算拍出來的,這次獲獎將給未來的長片計劃帶來莫大的資金支援”。

王小帥、陳妍希為“麒麟最佳影片”《地兒》導演李家和頒獎。(台灣網 鬱誠 攝)

  作為IM兩岸青年影展評委會的主席,王小帥在表彰大會上鼓勵兩岸青年影人,要用真誠的創作去逐夢未來。他表示,當年輕人勇敢表達、無懼困難的時候,堅持夢想的微光就會變成最獨特的風景。“拍電影也是如此,當有一個念頭觸動了你,抓住它,勇敢熱情地迎接它,不要猶豫,你拍的東西一定會了不起。我也還年輕,我們一起努力!”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陳冬在致辭中表示,作為祖國大陸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平潭已經成為兩岸青年追逐影視夢想的出發地、實踐地和天高海闊的創新創業舞臺”。臺灣青年影人已成為IM一股不容忽視的優秀力量,兩岸青年影視人才的線下交流,是打破隔閡、消彌歧見、增進感情的最佳溝通方式。正如本屆IM兩岸青年影展的口號“風大又怎樣”,屬於青年影人的時代之風,已勢不可擋。(審校/薛超)

[責任編輯:李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