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天然空調”已開啟
淩晨3時,祖國最東端黑龍江佳木斯撫遠市,一輪紅日挑開了東方的曙色,緩緩升起,滿江金波,霞光萬斛。
“太激動了,今天我是全國最早見到日出的人。”來自廣州的大學生呂修光特意與同學相約到東極看日出。入夏后,撫遠市的外來遊客日益增多,操著各地方言的遊客匯聚于東極閣之上,伴隨著徐徐涼風,迎接祖國的第一縷陽光。
除了觀賞日出,吸引遊客的還有這裡的清涼。撫遠境內河湖泡沼星羅棋佈,綠色覆蓋面積達70%以上,夏季平均氣溫保持在22℃左右。墨色的黑龍江與藍色的烏蘇裏江在這裡奔騰交匯,造就了中國最大的淡水沼澤濕地——三江濕地。這裡是全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濕地之一,也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停歇地和繁衍棲息地。每年夏季,全國各地的遊客猶如“候鳥”一般來到撫遠,在江邊吹吹風,享受“天然空調”。
今夏,依託豐富的森林、濕地資源以及華夏東極、神州北極等沿邊文化資源,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夏季避暑旅遊“百日行動”,推出大森林、大濕地、大界江、大湖泊、大草原、自駕遊、邊境遊、研學遊、康養遊等10大避暑主題旅遊精品和線路。
“瞄準當前夏季避暑市場的新需求,我們創新推出首屆中俄地方文化藝術季125項活動、10大特色主題博物館、12條遺址遺跡文物主題遊徑等文化項目,舉辦第十三屆中俄文化大集、第五屆全省旅發大會暨首屆旅遊業高品質發展論壇、哈爾濱國際馬拉松等品牌節慶和賽事活動,豐富避暑消夏體驗。”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何晶説。
驟雨初歇,行至地處齊齊哈爾市的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一片湖水環繞的小山坡下,涼風迎面吹來,清爽怡人。山坡後,一群丹頂鶴呼嘯著從頭頂掠過,一道道耀眼的銀光劃過靜謐的濕地。遠處清澈的水面上,還有零星幾隻在悠閒覓食,如同水墨畫般,引得遊人紛紛舉起手機、相機拍照。
“這裡的丹頂鶴聞名遐邇,今天身臨其境,感到非常震撼,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非常好,人與自然和諧地融匯於此。”重慶遊客王偉如是説。
深入小興安嶺腹地,在伊春森工上甘嶺林業局公司溪水林場,一望無際的高大喬木筆直矗立,林海莽莽,空氣中瀰漫著徐徐涼意與木質芳香。來到這裡,人們通常都會做一件事,就是大口呼吸。據悉,伊春市森林覆蓋率達83.8%,被稱為“天然氧吧”,有著“中國林都”的美譽。
像齊齊哈爾、撫遠、伊春這樣擁有良好生態資源的避暑遊目的地,黑龍江還有很多:漠河北極村夏日風光、嘟嚕河濕地觀鳥、興凱湖界湖風情……黑龍江多地依託自身優質生態資源,打造避暑遊精品線路,努力將“涼資源”轉變為“熱經濟”。
此外,城市周邊的旅遊景點、景區因地制宜,開發“清涼遊”産品,供本地和周邊遊客選擇。日前,哈爾濱深入挖掘森林、濕地旅遊資源,聚焦登山、玩水、露營、自駕等特色活動及産品,輻射西餐、燒烤、老字號等美食周邊,涵蓋公共文化活動、文藝演出,持續推出一日遊、多日遊等避暑生態旅遊精品線路。
“大暑將至,黑龍江20℃的‘天然空調’已開啟,歡迎來品味最清爽、最生態、最迷人的龍江夏天。”何晶向全國各地的遊客發出邀請。(見習記者 季雅寧 記者 張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