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皮影戲班齊聚“中國皮影之鄉”:好戲又開場
原標題:多地皮影戲班齊聚“中國皮影之鄉”:好戲又開場
13日晚,暑熱尚未退散,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環州故城的非遺展演館已座無虛席。湖北雲夢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秦理剛帶領團隊為觀眾表演皮影傳統劇目《西遊記》選劇《猴王借扇》,神話故事類劇目一直是雲夢皮影的當家好戲,除了優美的唱腔和行雲流水的表現手法以外,藝人還將現代光影融入場景切換中,閃轉騰挪之間盡顯玄幻色彩。
為期5天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甘肅分會場活動暨環縣道情皮影民俗文化節正在當地舉行,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流派的11家皮影和木偶藝術團齊聚環縣,與當地20余家道情皮影戲班一起,為觀眾每天演出10余種不同類別的劇目,讓觀眾在鑼鼓鏗鏘的熱鬧中,一探傳統民間藝術的“門道”。
一曲賞罷,坐在臺下觀看演出的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評審專家麻國鈞表示,傳統劇目《西遊記》是很多民間劇團和地方劇團都有的劇目,雲夢皮影的獨到之處在於維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加入技巧,將戲演活了、演得出彩,人物的變化很自然,這是傳承和創新相結合的體現。
“每個地方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環縣是‘中國皮影之鄉’,來這裡展演,既能借機推廣雲夢皮影,也能和其他團隊互相交流、切磋碰撞,是個難得的好機會。”秦理剛説。
據了解,環縣素有“中國皮影之鄉”的稱號。2006年5月,環縣道情皮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1年11月,環縣道情皮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口中翻轉説唱,手裏彈弦拉弓、腳下踩鼓打點,已經81歲高齡的泰山皮影藝人范正安每天都不忘為遊客奉上自己的拿手絕活《泰山石敢當為民除害保平安》。一人分飾多角的表演形式“十不閒”讓不少遊客興致滿滿,一場下來,老人雖然滿頭大汗卻也神采奕奕。
“8歲就開始幹這行了,73年沒有離開過這個舞臺,現在已經和皮影融為一體了。”范正安一邊收拾著行頭一邊説,“要自己編節目,自己做戲偶,自己演節目,還要學習弦樂、打擊樂等多種樂器;‘十不閒’的表現手法現在傳承下來的很少,對我來説,已經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了。”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范正安也是泰山皮影第六代傳承人,他對皮影藝術和民俗文化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談及此次來環縣參加道情皮影民俗文化節的心得,他連豎大拇指説,“環縣有幾十家皮影戲班,這是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讓我非常感動。”
夜幕降臨,好戲開場。隨著燈光開啟,幕布間光影流動,人物漸次出場,高昂的曲調響起,《全家福》《龍宮借寶》等故事在環州故城精彩上演。舞臺下,已經圍滿了早早吃過晚飯的觀眾,一幕幕精彩的古今戲曲帶給人們視聽的享受,新鮮的內容、精彩的演示、優美的唱腔不時博得觀眾的喝彩。
為了讓觀眾近距離了解皮影戲,在展演之後皮影藝人還安排互動體驗環節,展示皮影戲“貼”“拿”“打”“拉”“唱”精湛技藝,讓觀眾可以細細品味,盡享皮影戲的魅力與風采。
環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心主任王立洲表示,皮影戲既是傳統文化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年輕人對此知之甚少,希望通過舉辦節會,吸引更多人前來觀看,從而了解、熱愛、傳承皮影藝術。 (喬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