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裏感受美好生活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新華時評:在博物館裏感受美好生活
新華社記者孫麗萍
在故宮博物院看氣象萬千的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在三星堆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的多元瑰奇;在江西景德鎮禦窯博物館體驗深夜開放的“星空之境”;在中共一大紀念館追尋偉大的開端……
我們即將迎來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裏,神州大地上的一座座博物館成為文化旅遊目的地中的“頂流”。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全國6000多家博物館共接待遊客超5000萬人次,達歷史同期最高水準,許多博物館客流量已達接待能力上限。
為何要去博物館?這是因為,博物館可以回答“我們是誰?從哪來?向哪去?”
博物館裏的精美文物,承載著我們的文化身份和精神傳承。從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穀到大汶口文化豬形陶鬶,從商周時期精美非凡的青銅重器到漢代的金縷玉衣,從“一頁宋書一兩金”的傳世古籍到清代圓明園的十二獸首……我國數千座博物館的浩瀚館藏,讓觀者穿越中華文明發展的不同時空,直面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延綿不絕的偉大與壯麗。當我們穿行于靜默無言而又細述萬千的瑰奇文物之間,仿佛能傾聽到博物館在訴説:今天的每一個中國人,是輝煌燦爛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是它在當下的傳承者、守護者和創造者。
博物館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也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神州大地上,數千座館藏琳瑯的博物館,以文物藝術之美推動不同文明對話,美美與共、浸潤人心,是展示和傳播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殿堂,亦是一間間面向未來、融入全球的文化客廳。
近年來,隨著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文物活起來、火起來,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守正創新、持續探索,正日益成為熱門城市旅遊目的地、城市流量的重要入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育需求。徜徉其間,是一場又一場與中華文化的最美邂逅。
“詩和遠方”就在博物館展廳裏,蘊含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在我們對自身文化深深回望、欣賞與眷戀的時刻被瞬間“激活”。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從歷史到當下,從今天到明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我們每一寸奮鬥的足跡都將凝成時代的精粹展陳于後世,把中華民族千古一脈、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碼傳遞下去,告訴後人——美就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