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特色村貌 留住村落“鄉愁”(反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等組織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工程,統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傳承。住建部村鎮建設司負責同志近日接受記者採訪,介紹傳統村落保護情況,回應讀者關切。
“保護傳統村落首先是實施搶救性保護,守住中華文明的根和魂。”該負責同志表示,住建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組織6次全國性調查,將有重要保護價值的8155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江蘇、江西等16個省份將7060個村落列入省級名錄,扭轉了傳統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産保護群。
在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滿足村民美好生活需要。住建部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援,支援傳統村落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完善村內道路、供水、垃圾污水處理以及消防、防災避險等設施,整治河塘溝渠等公共環境。“傳統村落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村民住房安全有了保障,村落實現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理。在全國10個市(州)、75個縣(市、區)開展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探索通過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方法路徑。”該負責同志説。
注重在鄉村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傳承。2018年以來,持續開展“設計下鄉”,引導和支援規劃、建築、園林、藝術設計、文化策劃等方面的設計師、優秀團隊下鄉,結合地方需求駐村駐鎮開展“陪伴式”服務,提升鄉村設計和建設水準。印發《關於加快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的指導意見》,在選址佈局、農房設計建造、村莊環境、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明確12條基本要求,形成鄉村建設“營建要點”。要求地方不挖山填湖、不破壞水系、不砍老樹,順應地形地貌。以農房為主體,利用古樹、池塘等自然景觀和牌坊、古祠等人文景觀,營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村容村貌。充分挖掘和保護傳承村莊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存,保護並改善村落的歷史環境和生態環境,營造留住“鄉愁”的環境。
下一步,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將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原則,以“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為目標,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機制。“當前,傳統村落保護已形成廣泛社會共識,工作成效顯著。”該負責同志表示,“但是,國家層面缺少對傳統村落保護髮展作出完整、系統規定的法律法規。仍有部分具有保護價值的村落尚未納入各級保護名錄。一些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仍有待完善,特色産業發展不足,影響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住建部將加強督促指導,引導推動多方參與,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讓中華千年農耕文明彰顯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