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重慶:小區裏建起了“博物館”

2023-05-08 08:5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重慶市永川區勝利街道石油匯碧苑小區,現在有了一個建在小區內的博物館——永川石油人博物館。

  石油匯碧苑小區位於永川老城區,始建於1987年,曾是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氣礦的職工家屬小區。小區裏有13棟六七層高的老式樓房,居住著564戶人家。別看小區不算大,小區內的這個博物館卻不小。整整兩層的展廳分成“咱們都是石油人”“艱巨創業 光輝歷程(石油人的歷史)”“昌州赤子 油氣脊梁(石油人的故事)”“石油精神 光耀征程(石油人的榮譽)”和“不忘初心 點燃未來”五個部分,展陳面積接近400平方米。

  日前,永川石油人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從那以後,78歲的小區居民王仕新比原來更忙了。“博物館還在建的時候,就陸陸續續有原來的老同事從外地趕過來看,這幾天來的人更多了。”王仕新説,他和居住在小區裏的老同事們,已經接待了來自重慶其他區縣和四川宜賓、瀘州等地的兩三百名參觀者。

  更讓王仕新他們高興的是,小區對面的小學組織來博物館研學,好幾位同學都在展廳看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當年工作時留下的照片。“在家裏、在小區裏又有了共同的話題,心情更好了,參加小區和社區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仿佛當年那一股子幹勁又回來了。”王仕新説。

  王仕新退休前所在的32111鑽井隊,曾經是聞名全國的英雄鑽井隊。1956年,永川黃瓜山區域發現油氣田,這個鑽井隊隨即參與了“川南第一井”建設。雖然後來因為當地油氣資源枯竭,原來的同事陸續分散到了其他地方,但是大家對當年在川南油氣田的共同奮鬥經歷唸唸不忘,每次聊起來都覺得特別自豪。

  “與城市新區相比,老城區老小區在設施配套和整體環境等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差距,但那裏保留著最深刻的歷史印記和最豐富的文化底蘊。”勝利路街道黨委書記王成虎説,近年來,街道堅持通過“改小區、靚街區、治痛點、造節點、塑文化、留記憶”,“改建管治”一體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通過實施文化提振、小區提檔、消費提升,增強煙火氣、書香味、歲月感,利用文化賦能助力城市更新。

  勝利路街道的很多居民小區,是當年的“三線”企業留下的職工宿舍區。2018年,勝利路街道在原1424研究所舊址建成中國整合電路創業史陳列館。陳列館以我國整合電路創業發展史為主線,真實生動地講述了中國整合電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業發展,再現了我國第一塊大型積體電路板在永川誕生的過程。今年以來,街道又同時啟動了永川石油人社區博物館、紅江記憶博物館、石油物探科普陳列館等社區博物館的建設。“按計劃,我們在3年內建成10個社區博物館,讓勝利路街道的博物館群成為收藏、展示、傳播永川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王成虎説。

  記者在施工現場陳列的博物館設計圖展板前,偶遇70多歲的楊華軒和他當年的老班長張義民。張義民是這家“三線”企業的第一批建設者,為博物館提供了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2009年從企業退休的楊華軒,也向博物館捐贈了在企業30多年間留下的寶貴資料和物品。“我們每天都要過來看一看,這是我們共同的經歷,也是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記住走過的路,才能走好未來的路。”楊華軒説。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