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古老苗繡“繡”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2023-05-05 09:1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2021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黔西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考察時指出,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産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碧波盪漾、峽谷壯美、民居錯落、薄霧氤氳,身著美麗苗繡服飾的姑娘在山路上歡快歌唱,清晨的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靜謐恬適,如詩如畫。

  “咔咔咔……”遊客們紛紛舉起手機、相機,留下美好記憶。

  時光荏苒,化屋村村民卻都牢記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2021年2月3日。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化屋村考察時指出,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産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兩年多來,化屋村幹部群眾牢記囑託、感恩思進、感恩奮進。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好路子,化屋村把民族文化特色和産品特色結合起來,持續深挖民族文化內涵、注入創意活力,把苗繡等特色産業做出品牌、推向市場,更好帶動群眾共同增收致富。

  這個地處烏江源頭的小山村,因苗繡而“色彩鮮亮”起來。古老苗繡,如今成為鄉村産業振興的重要助力。2022年,化屋村返鄉創業人數第一次超過外出打工人數,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5萬餘元。

  一幅鄉村振興的幸福畫卷,在化屋幹部群眾一針一線的繡制中徐徐展開。

  近日,光明日報調研組深入化屋村實地調研。

  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産業。 史開心攝/光明圖片

  1.為古老苗繡注入時尚元素

  走進化屋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苗繡車間,繡娘們正在飛針走線,趕制苗繡服裝訂單。快樂富足的時光,在她們的手中匯成幸福美好新生活。

  “小時候,跟著爹媽學繡花,他們經常講,綠色線條代表長江,黃色線條代表黃河,繡的圖案代表著我們苗家人長途搬家路上見到的景色,我們把這些符號圖案繡在衣服上,表示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又表達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化屋村苗繡車間,繡娘王進敏回憶著自己幼時學習苗繡的情景。

  作為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苗繡特色濃郁、做工精細、工藝複雜,有著悠久的歷史,于2006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21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貴州苗繡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行動方案》,提出推動苗繡實現産業化、時尚化、國際化、品牌化目標,有力推進了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與融合。

  春風至,萬物興。化屋村更加堅定了做大做強苗繡産業的信心和決心。2022年,化屋村開辦了1600平方米的苗繡車間新廠,開發出許多文創産品。除了傳統的民族服飾外,還有不少文創産品,如刺繡抱枕、布藝臺燈等,“跨界融合”讓人眼前一亮。

  “除老人教我們的一些基本元素外,我們從看電視、勞動、趕集等日常生活中獲取一些自己喜歡的新元素,基本上是年年繡新衣服,年年有新花樣。”王進敏一邊講述自己繡苗繡的點點滴滴,一邊向調研組展示其民族服裝上花樣代表的意義。

  “我們銷售額和利潤能夠快速增長,主要是得益於我們的小商品,2022年180余萬元的銷售額中,苗繡周邊小商品所佔的份額基本上達到了一半。”繡娘楊文麗介紹,化屋村苗繡車間從原來單一的服裝生産線,又增加了幾條靈活變化的小飾品生産線,抱枕、圍巾、香包、T恤等50余種特色文創産品被不斷生産出來投向市場。

  化屋村的創新發展,只是黔西市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3月底,黔西市累計發展苗繡産業經營主體65家,從業人員222人。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基本構建起以“化屋苗繡”公共品牌為引領,以“文麗蠟染刺繡”“一平書垌”“原色有染”等多個自主品牌共同發展的多元化品牌發展格局。

  苗家兒女加入合作社,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美好新生活。史開心攝/光明圖片

  2.返鄉創業成為青年的新選擇

  “既能提高自己的刺繡手藝,又能在家門口掙錢,真是太開心了。”王進敏説,她在車間做刺繡,收入極大改善了家庭生活。

  世世代代,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純手工繡制的嫁衣。在苗族人口占96.7%的化屋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會苗繡技藝。

  然而,過去水電路不通的貧困狀況,嚴重阻礙了化屋村的發展,身懷手藝的繡娘們也不得不走出大山,通過務工保障家庭的經濟收入。鄉村空心化和村集體空殼化,一度成了化屋村的現實困境。

  “以前,村裏也想發展苗繡産業,但除了沒有市場和思路外,更重要的是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出去務工,想要培育技工都找不到合適的人。”化屋村村主任楊秋陽談到村裏的苗繡産業發展歷程時這樣感慨道。

  為了將苗繡産業進行規模化聚集和産業化升級,化屋村通過成立合作社,牽引統籌全村的苗繡培訓、村歌舞團、旅遊業務的經營管理,把分散的資源有效整合起來。

  首先,化屋村村兩委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了摸底調查。向他們主動宣傳村裏的産業發展情況,並定點設置多種崗位,想方設法引導大家返鄉創業就業。

  繡娘返鄉後,怎樣才能讓大家“留得住”“用得好”?化屋村組織開展了多次苗繡培訓,把非遺傳承人請出來,通過“老帶小,熟帶新”等一對一的結對模式,讓90後、00後繡娘們更加規範、優質地進行苗繡操作。

  面對苗繡産業化的大好機遇,在外務工的村民對回鄉創業還是將信將疑,大多持觀望態度。他們擔心的是,就算能把繡娘組織起來,每個月的工資、水電、彩線、布匹等開銷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要是産品賣不出去,誰來兜這個底?

  針對這一普遍心態,化屋村黨支部利用東西部協作等政策,修建了扶貧車間,免費提供給當地企業,協調金融機構進行貸款補息,為苗繡創業者減輕負擔,讓其輕裝上陣。

  農村産業要發展,帶頭人很重要。作為村子裏敢想敢幹的年輕人,尤華忠曾在浙江溫州的電腦印花廠裏打工。看到家鄉的變化與機遇,他決定返鄉創業。

  “有黨組織給咱兜底,咱就敢帶領鄉親們一起幹!”尤華忠回憶,當年他只是想回家自己弄個“小作坊”,沒想到村裏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援政策:不僅提供免費的車間,還可以免費租賃設備,免費幫助培訓繡娘,更有貸款貼息……

  2019年,尤華忠和妻子共同創辦了一家蠟染刺繡公司,産品從最初的繡片,逐漸拓展到香包、繡服、西裝、文創産品等,不僅帶動了幾十名繡娘在家門口就業,而且自家的家庭收入也芝麻開花節節高。

  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多,如何開發更多消費者喜歡的産品又成為擺在尤華忠面前的難題。經過和妻子的一番商量,夫妻倆決定要“開放式”創新發展苗繡。他們從江蘇蘇州高薪招聘了産品設計師,並從上海刺繡工廠“挖”來了一名經驗豐富的打版師,重點解決如何讓産品更加豐富並符合現代消費市場需求的問題。

  通過將傳統苗繡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化屋村的古老苗繡煥發出蓬勃生機。2022年,化屋村苗繡車間銷售額達188萬元,帶動當地多名繡娘就業,繡娘平均月工資達3000元以上。

  化屋村的峽谷風光,如詩如畫。史開心攝/光明圖片

  3.“跟上資訊時代的步伐”

  山水如畫,遊人如織,如今的化屋村,已成為全國聞名的熱門旅遊打卡地。

  近年來,化屋村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獨特的地理景觀、歷史文化和人文資源,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成功推進鄉村文旅經濟發展。

  建強烏江源百里畫廊生態文旅基礎設施、打造苗繡車間讓更多年輕人拿起針線、用好黃粑加工車間帶動周邊村民穩定就業……化屋村全力做好多元産業融合發展大文章,化屋遊客中心、生態營地、新能源遊船、觀光馬車、康養民宿等一批項目正在陸續推進。

  調研組看到,遊客們紛紛進入村裏的商店,並在苗繡産品前駐足,他們被精湛的針法、亮麗的色彩、精巧的創意深深吸引。

  “這裡風光秀麗,民族文化氛圍濃郁,還能自己動手進行苗繡體驗,大人孩子都特別感興趣。”穿上剛買的苗繡服飾,幾位自駕來到化屋村旅遊的四川遊客對調研組説。

  調研組了解到,村裏精心設計了苗繡文化體驗項目。遊客可在苗繡車間體驗刺繡蠟染,穿上苗繡服飾打扮自己,在充滿苗繡元素的民宿中感受苗族風情……這一舉措,既提升了遊客的遊玩體驗,也帶動了村民們的收入增加。

  “化屋村通過發展苗繡産業、特色種植和旅遊業,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寬。”新仁鄉黨委副書記、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介紹,近兩年來,化屋村大力發展旅遊業,通過修建旅遊公路,升級改造通信網路,建成休閒遊覽沿江步道、休閒露營基地等,帶動發展農家樂39家,民宿21家。2021年以來,全村累計接待旅客9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

  夕陽西下,夜色漸濃。悠揚的蘆笙響起,歌舞表演在村裏的廣場上拉開帷幕。喝彩聲不斷,掌聲不斷,遊客歡快地加入歌舞隊列,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美譽的化屋村,民族民間文化底蘊深厚,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有攔門酒、跳花坡、蘆笙舞等民俗,其中蘆笙舞入選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我們歌舞團有20幾個人,沒有演出任務時,就直播接單做苗繡。”32歲的村民趙鳳銀向調研組介紹,近年來,化屋村通過合作社組建了民族歌舞團,在村裏廣場上開展歌舞表演。在排練演出時間外,歌舞團成員們還可以通過直播宣介家鄉,並承接苗繡産品的訂單。“去年,我還通過自媒體接了30多單苗繡訂單,毛收入有2萬多元,總收入不比外出務工少。”説到這裡,趙鳳銀臉上洋溢著笑容。

  環形燈、高腳手機支架、話筒、蠟染布背景墻……在化屋村苗繡車間,調研組注意到有間屋子裏的擺設顯得“與眾不同”。原來,這是一個文創直播間,“主播”楊文麗正在進行網路直播。操著“貴州普通話”,她熱情地向直播間的觀眾們介紹著化屋村琳瑯滿目的苗繡文創産品。

  下播後,楊文麗自信地對調研組説:“近兩年來,車間的苗繡産品有近七成都是直播帶貨賣出去的,現在是資訊時代,我們得跟上步伐!”

  4.山鄉巨變的實踐與啟示

  烏江源頭、六衝河畔,偏居深山河谷的化屋村,曾經是“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深度貧困村。

  苗繡蠟染、文化旅遊、特色民宿、電商經濟……化屋村通過創新發展民族特色文化産業,讓村民們手握“金鑰匙”,開啟“致富門”。如今,村裏幾乎家家都有小轎車、茅草房全部翻建成樓房。

  調研組認為,山鄉巨變的關鍵,是指導思想、發展理念和創新思維: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群眾心坎。化屋村黨員幹部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將總書記對化屋村的重要指示,變成實實在在的施工圖、實景畫。全力打好苗繡特色民族文化牌,強化民族傳統工藝的創新研發,提升傳統工藝的品質與品牌,建立與市場開放聯動機制,引導民族民間工藝在創新發展中實現社會生産力轉化,反哺民族地區農業農村發展,讓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

  紮實做好引鳳還巢。産業要振興,人才必先行。苗繡産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青年一代的參與。化屋村主動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摸底、統計、聯絡、走訪等工作,通過組建歌舞團、利用扶貧車間、旅遊零售等手段,宣傳家鄉發展,傳遞溫暖,凝聚鄉情,點燃外出務工村民們反哺家鄉、回報故土的桑梓之情。同時,通過組建合作社的方式,有效牽引起苗繡的産業鏈和供應鏈,促進生産要素的聚集和有效流通,統籌區域內的苗繡、旅遊、電商産業,形成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

  讓傳統“接軌”時尚。傳統的也是時尚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化屋村幹部群眾主動跳出傳統的羈絆,積極擁抱現代市場,讓傳統的苗繡産品在傳承與創新中,顯現出張力,煥發出活力。隨著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激蕩與交流,多次創造性的轉化昇華,把傳統的指尖技藝轉變成時尚的“指尖經濟”,這樣的苗繡産業未來可期。

  文旅融合拓寬發展道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化屋村在發展過程中,把苗繡文化和旅遊産業深度融合,突出生態與人文內涵,整合特色苗繡文化資源以及區域自然稟賦資源,建立完善文化要素和旅遊要素有機整合的發展模式,在融合中提升、在整合中突破,打造了以苗繡文化為內核的特色旅遊産品品牌。

  主動融入“網際網路+”時代。苗繡産品繡得好,更要賣得出。化屋村通過網路平臺,牽起山裏山外的連接線,搭起繡娘和市場的聯通橋,發揮電商“平臺經濟”規模效應,讓更多人看到和購買到苗繡産品,實現了“生産端”到“銷售端”的精準對接,對文化傳承和産業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

  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黨和政府這麼支援我們,只要我們努力幹,生活一定會更好。”離開化屋村時,王進敏這樣與調研組話別。化屋村的實踐告訴我們,只要下足“繡花”功夫,接上時代“新軌”,就一定能“繡”出美好幸福新生活。

 (調研組成員:貴州綠色發展戰略高端智庫研究員張再傑,貴州財經大學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陳鵬宇,貴州財經大學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洪、姚天香,貴陽市生態文明基金會秘書長敖獻辭,光明日報記者羅旭、呂慎)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