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選擇在電影節看電影
原標題:為什麼人們選擇在電影節看電影
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步入尾聲,但有關北影節的消息一直被人們關注。一批今年北影節上映的熱門影片始終一票難求。在官方發佈的“戰報”中,最快售罄的三部電影是:4K版本的《悲情城市》《天若有情》及IMAX版本的《2001太空漫遊》,售罄時間分別為驚人的6秒、8秒、9秒。
這樣的結果倒讓大家心裏很坦然。電影的藝術價值自不必多言,再加上在中國大陸首映,部分場次還有映後交流等環節,開票秒沒的結果或許才是對影片的最好尊重。一票難求似乎成了獨屬於電影節的風景,不只是北影節,國內每個城市的著名電影節大抵都是如此。
當然,搶票搶得如此激烈,也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不在視頻網站上看,或者下載網路資源在自家的電腦、電視乃至投影上看呢?那不是更方便、更省事,或許體驗還更好呢?這個問題千人千言。對於普通觀影者來説,電影節是一次“湊熱鬧”的機會,這既不會佔用日常生活中過多的時間,又能方便我們較容易融入其中,因為,電影節塑造了一個城市裏人人都可以參與的良好氛圍。
就如今年北影節上映的IMAX版《2001太空漫遊》,這部科幻作品在很多影迷眼裏是一部“催眠”電影。而北影節上所放映的“催眠”電影不在少數,如《細細的紅線》和《工作與時日》。前者過於詩意,而後者則長達8小時。但很多影迷並不認為在電影節觀影時睡著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因為,這是大家正在努力向高深的藝術殿堂挺進。沒堅持到底,可能只是部分觀眾的藝術修養還有不足,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家對優秀電影的喜愛。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沒有電影節,絕大部分人不會在家裏的設備上放映《2001太空漫遊》《細細的紅線》之類的電影。只有在電影院裏,人們才會有興趣也有意願認認真真地看一遍那些藝術品質很高卻不太好“懂”的電影。這就是電影節帶來的獨特文化氛圍,也是一座重視藝術、文化的城市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既然大家願意在這樣的文化氣氛裏一起看電影,為什麼不去參與下呢?至少,在那一刻,我們都不會感到孤獨。
(作者:柳南,係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