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解碼·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

2023-04-24 08:5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防城港市舉辦群眾聯歡文藝演出。

  防城港市群眾藝術館供圖

  核心閱讀

  組建志願者隊伍,以社會力量充實文化服務;鼓勵引導企業參與,豐富服務類型;培育活動品牌,營造濃濃書香氛圍……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廣西防城港市近年來擴大文化服務覆蓋面,提升文化服務實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廣西防城港市在擴大文化服務覆蓋面、提升文化服務實效等方面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近年來,防城港市扶持“候鳥文化志願者”隊伍,吸收社會力量充實文化服務;鼓勵引導企業參與公益服務,擴大文化服務覆蓋面;培育文化活動品牌,營造書香氛圍……一系列舉措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社會力量助力藝術普及

  “美麗的廣西誰能不愛它……”防城港市群眾藝術館裏歌聲嘹亮、鼓聲整齊,在“候鳥文化志願者”的帶領下,一群外地學員和本地居民正伴著歌曲練習非洲鼓。

  防城港市風景宜人、氣候適宜,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旅居,當地市民親切地稱呼這些遊客為“候鳥”。據介紹,2014年起,越來越多外地文化志願者來市群藝館活動,2016年,防城港市群藝館正式建立“候鳥文化志願者”工作站,開闢專門空間,並建立了一套管理機制。如今,“候鳥文化志願者”隊伍已從建立初期的13人發展到162人,志願者來自各地,服務期限短則3個月,長則五六年。

  “很高興退休後能發揮餘熱,豐富的文化生活讓我感到充實。”今年70歲的劉蕙粼曾是藝術院校的音樂教師,退休後加入“候鳥文化志願者”隊伍,負責群藝館鋼琴等課程的公益培訓。

  防城港市群藝館副館長申衛薇介紹,群藝館長期開展藝術普及活動,包括公益培訓、文藝演出、藝術展覽等,課程門類包括聲樂、器樂、舞蹈、美術、戲劇等,每年培訓學員2000人次左右。“候鳥文化志願者”每年公益文化演出服務20場次、累計時長38小時以上,大大充實了本地文化服務的力量,也促進了文化交流。

  在風光旖旎的涂海藝術村,海邊的村莊成為文藝范十足的旅遊景點。這裡是防城港市文旅融合示範點之一,優美的海邊自然風光和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前來攝影寫生。2022年,防城港市群藝館舉辦藝術聯展、繪本畫展等活動,其間曾多次組織藝術家到此采風觀摩。

  廣西雙墩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涂海藝術村負責人黃忠秋説,涂海藝術村作為群藝館進行藝術普及的新型文化空間,雙方通過公益聯辦、平臺聯建、品牌聯創,形成資源共用、優勢互補、服務優質的機制,豐富文化藝術類公益服務內容。

  創新形式豐富閱讀服務

  晚上8點,防城港市上思縣圖書館院內大榕樹下,一場讀書會正在舉行,閱讀愛好者們相聚一堂朗誦經典美文。

  “第一次知道大榕樹朗讀會,是看到圖書館流動服務車上的海報,這幾年文化活動更加豐富,我常來圖書館借書、看展覽。”即將上臺朗讀的上思縣居民林虹宏説。

  大榕樹朗讀會自2018年以來共舉辦80場,參與人數超2萬人次,既有小學、幼兒園、企事業單位專場,也有讀者主動報名參加的主題朗讀。捧起一本書在樹下朗讀,已經成為當地一個文化品牌,營造濃濃書香氛圍。

  “朗讀是一種互動性較強的文化活動,很容易讓人獲得快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圖書館,加入閱讀的隊伍。”今年55歲、已在館工作30年的上思縣圖書館館長岳志武説。

  走進圖書館一樓的“十萬大山文學創作室”,書架上擺放著數排本地鄉土文學作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以來,縣裏陸續給圖書館資金扶持,促進了圖書館文化服務品質的提升。圖書館除了為文學愛好者提供活動場地,還支援他們出版優質作品。成員們也常幫助圖書館策劃、組織各類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文化服務種類。”岳志武説著,翻開了一本由創作室作者結集出版的詩歌集。

  “圖書館藏書從6萬多冊到18萬多冊,部分圖書放置到8個鄉鎮文化站和多個企業的圖書流通點,方便更多群眾借閱。”岳志武説,圖書館讀者證辦證數量從過去的1000多張增加到了如今的6000多張,到館人數明顯提升。

  一輛大巴車,帶上圖書、音箱,開到基層社區、山鄉校園。上思縣圖書館還設立流動服務車,2018年至2022年,流動車開進16所鄉村學校,帶動5000多人次參與朗讀活動。

  文化資源走進鄉鎮村屯

  距離上思縣城8公里的思陽鎮明哲村玉學屯,齊整的灰白民居外墻上,各家各戶張貼著家風家訓。2017年,玉學屯公共服務中心及文化廣場建成,屯裏農家書屋內圖書擺放整齊,按照圖書館總分館制,從縣到鄉鎮再到村屯服務點圖書通借通還。

  玉學屯文化廣場配備了籃球場、羽毛球場和文化表演舞臺。“以前這裡是牛棚和曬谷場,後來修了文化廣場,我們常常來這裡跳舞唱歌。”今年62歲的村民黃超妹説。

  明哲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尚哲介紹,明哲村是自治區鄉村振興示範點,近幾年來,上思縣文化館多次開展流動書畫展、戲曲進鄉村等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文化藝術的熏陶。

  為促進鄉村文化振興,防城港市文化和旅遊部門招募了一批鄉村文化志願者,還在全市330多個行政村(社區)各配備一名文化專管員,負責做好文藝培訓、文化宣傳、文體活動組織和農家書屋管理等工作,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重心下移,將文化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

  開展文化服務還要結合特色民俗活動。在江平鎮潭吉村,每月逢農曆初十、二十五為歌圩,凡圩皆唱,人數少則幾十,多則千余,當地京族民歌也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當地居民常常即興對歌。

  “過去這裡沒有頂棚,也沒有專門的舞臺,我們就自己搭遮陽棚,條件簡陋得多。”潭吉村老年協會會長黃永林指著眼前的舞臺和鋼制棚頂説,“後來政府建設文化大院,搭建了歌圩場,還配備了桌椅和音響設備。我們在這裡唱歌跳舞、彈獨弦琴,歌圩的時候還有外地的文藝愛好者加入。”

  據介紹,如今在文化部門指導下,潭吉村有了文化專管員,負責歌圩場管理,服務鄉親開展更多文藝活動。“我們還經常受邀去外地交流表演呢。”黃永林笑著説。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