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産刑偵劇成創作新焦點

2023-01-31 09:3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1月14日,國內首部以掃黑除惡常態化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背景的影視劇《狂飆》播出,首播收視市佔率高達17.4%,隨著劇情的深入,該劇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

  《狂飆》的熱播讓人不由聯想到此前《掃黑風暴》《破冰行動》《罰罪》等涉案刑偵題材劇集同樣受到了受眾的歡迎。這類劇集緊張刺激的正邪對抗、懸念叢生的偵破過程、抽絲剝繭的人物關係以及對真相的追問、正義的堅持等要素,都讓觀眾熱血沸騰。

  刑偵劇“熱”了起來

  刑偵劇向來是觀眾喜愛的劇集類型。20世紀90年代開始,取材自真實大案要案的紀實類刑偵劇一度成為主要播出的類型。進入2000年,《紅蜘蛛》《重案六組》《征服》《湄公河大案》等一大批刑偵劇火爆熒屏,被觀眾奉為“神作”的《重案六組》至今都有人不斷翻出來重溫。這些年來,刑偵劇已成為一種固定的、特有的劇集類型,並且不斷涌現新作。

  近年來,隨著網路劇的興起、國內劇集創作品質的整體提升,刑偵劇再度活躍了起來。《掃黑風暴》呈現真實案例,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破冰行動》精彩還原了特大制販毒案件始末,還有反黑題材的《罰罪》《對決》、禁毒題材的《冰雨火》等,都獲得了不俗的市場表現和觀眾反響。此外,2022年上線的調查古畫失竊案件的懸疑劇《重生之門》、以網路安全為主題的懸疑劇《你安全嗎》等作品,也反映出了刑偵元素的熱度。

  今年一開年,《狂飆》在央視八套和愛奇藝打響了熱播劇第一槍,市場反響熱烈,觀眾好評不斷,有觀眾直呼“一口氣炫了五集”。而在這五集裏,幾個案件環環相扣,激起了不少觀眾的觀賞興趣。隨著劇情的展開,觀眾看到了《狂飆》的用心——三幕時態演繹橫跨二十年的黑白交鋒。相比“誰是黑惡勢力”的表層討論,《狂飆》下更多功夫挖掘黑惡勢力如何滋生蔓延,為何打而不倒、打而不絕的深層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對於社會治理、打擊犯罪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等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的實施帶來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在這個過程中,中政委、中紀委、公檢法的幹警們,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甚至流血犧牲。”《狂飆》總製片人徐康介紹,“這是老百姓關注的社會熱點,是創作《狂飆》的社會背景,也是文藝工作應該去展現去宣傳的真實事跡。我們希望《狂飆》能展現過去二十年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遷,讓觀眾看到黨和國家為保護人民做出的努力,也能從人物身上找到共鳴,引發反思。”

  “案”要精彩,“人”更要好看

  對於刑偵劇來説,“案”要精彩,“人”更要好看。在塑造豐滿的人物關係、構建多元的敘事視角之外,諸多刑偵題材劇集在“人”的身上做足了文章。

  近年來的刑偵題材體現了更為複雜立體的人物。《罰罪》裏有機智熱血的刑警常徵、城府極深的趙鵬超,《掃黑風暴》中有亦正亦邪的李成陽、讓人不寒而慄的孫興,《無證之罪》裏有個性張狂的“閻王”嚴良、內向孤僻又貪婪虛榮的郭羽等角色,不僅成就了劇集的精彩,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一基礎上,劇集通過正邪人物的塑造和較量,展現對人性和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

  對於《狂飆》中的人物塑造,導演徐紀周表示:“《狂飆》本身是一個黑白對抗的故事,但那些處於灰色地帶的人,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又是那麼地充滿戲劇性,所以在真實和戲劇之間一定要把握好,別被形式感左右。”因此,在清理政法隊伍蛀蟲、打擊黑惡勢力的主線之外,《狂飆》中人物命運的走向、人際關係的反轉成了最大看點。人民警察安欣憑著內心對正義的追求,與黑惡勢力鬥爭到底,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好警察。而與之互為照應的角色高啟強在對“錢”與“權”的追逐中迷失自己,越陷越深,從一個卑微渺小的底層魚販變成了當地涉黑組織的頭目。安欣與高啟強兩人之間關係的互動、權力的起伏、命運的流轉,構築起了該劇最強勁的敘事張力,其中人物的較量與掙扎、無奈與嘆息更是引發觀眾無限唏噓。

  探索刑偵劇類型化創作

  《狂飆》等劇的成功制播,再度點燃了觀眾對刑偵題材影視作品的熱情,也給創作方探索類型化創作道路帶來啟示。

  一方面,刑偵劇開始垂直細分出更多題材,進入了相對小眾和專業的領域。如以新時期中國警察跨國打擊海外犯罪為焦點的《刑警之海外故事》,以經濟犯罪案件為主的《獵狐》,以法醫視角展開的《法醫秦明》和《骨語》,大量描摹高科技盜竊的《重生之門》,將奇妙微觀的昆蟲學融入探案的《破繭》,以名畫為靈感、聚焦模擬畫像師的《獵罪圖鑒》等劇,都以新穎的題材、小眾的涉獵領域為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觀感。

  另一方面,刑偵劇或者刑偵元素開始與多種類型元素相容,為劇集創作注入新的活力。如被稱為“社會派推理劇”的《無證之罪》,將側重點放在探究案件背後的犯罪動機,在層層遞進的劇情之中不斷展開人性道德的拷問。《狂飆》則在創作中融入了“年代戲”元素,用紮實的美術視覺和劇情細節,忠實還原出2000年、2006年和2021年三個大跨度時空的社會生活,在聚焦掃黑除惡歷程的同時,也反映著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變遷。

  在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研究員王婧看來:“當下的國産刑偵劇創作既符合主流文化的價值訴求,又能講述精彩的正邪較量;既能滿足緊張刺激的觀賞期待,又能提供鞭辟入裏的現實反思,具備了類型化創作的基本要素。” (記者 牛夢笛)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