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石縫中開出青春花——“00後”線路工們的第一個春運

2023-01-16 08:5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在漆黑的隧道里除冰,頭頂的探照燈是唯一光源;日復一日推著巡檢儀走在軌道上,最累的一天走了三萬步……2022年,大秦鐵路大同工務段王家灣線路車間迎來了第一批“00”後。孟宇和他的小夥伴們正經歷工作中的第一個春運。

  王家灣線路車間地處燕山深處,管轄著56公里線路,其中82%是隧道和橋梁,車間集中了大同工務段管轄內的五“最”:隧道最長、橋梁最高、坡度最大、養護最難、作業環境最差。

  循著蜿蜒的山路而上,在一個只能聽到火車鳴笛聲的小院里,50名職工為保障大秦鐵路的安全運行日夜忙碌著。2022年8月,孟宇等5位“00後”加入這支隊伍。

  記者見到孟宇時,他正與夥伴李波一起在栗家灣二號隧道的鐵軌上鏟石子。王家灣的冬天,室外溫度達零下十幾度,孟宇戴著一頂厚厚的防寒帽,劉海上挂著汗珠凝成的小冰珠。

  “兩山夾一橋,工區半山腰,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日照時間少,喝水下河舀”。提到自己的工作環境,孟宇說出了這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我去年從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剛畢業就來鐵路上工作了。”孟宇一邊說著,一邊推著巡檢儀向隧道中走去。

  在隧道里,用鎬頭敲去厚厚的冰層時,山體滲透進隧道的水滴成串從頭頂滴落,滴到孟宇和同伴的頭上、手上、臉上,刺骨的涼。

  在隧道里工作,有列車經過時,孟宇他們需要躲在避車洞里。轟鳴而過的列車離他們只有兩米五的距離,在探照燈的映射下,空氣中彌漫著細小的煤灰顆粒。

  “從隧道里出來,口罩上、臉上都沾滿了煤灰,用手一抹就是一道黑印兒,跟我媽打電話,她看到覺得又心疼又好笑。”孟宇笑著說。

  隧道除冰、線路巡視檢查、隧道污土清理、線路打磨、復緊扣件、調整幾何尺寸……這些工作對于剛從校門出來的孟宇而言,無疑有個適應的過程。手上磨出了血泡、肩頸貼上了膏藥、時不時還有擦傷扭傷,但孟宇說,這些他們已經習慣了。

  王家灣地處偏僻,想吃點新鮮水果也不容易;刷朋友圈時能看到朋友們在各種地方遊玩,自己休息時卻只能囿于小小的宿舍;驅車二十幾分鐘,卻也只能到鎮里一家小小的飯店吃個便飯。“有時候會覺得還是當學生時好。”孟宇說。

  今年春節,為了保障能源保供線路安全,他們都無法在家過年。“家里還等你回來呢,你這又回不來了。”聽到母親這樣說,孟宇露出了有些無奈的笑容。

  “沒事兒,媽,我們這是在為你們安心過年做保障呢!”孟宇寬慰著母親,又像是在寬慰自己。“我這工作其實讓我覺得可自豪了,大秦線可是點燃了萬家燈火!”

  聽著車輪與鐵軌尖利的摩擦聲,一輛重載列車又從孟宇和李波面前呼嘯而過。“你說幾十年後,我們會不會還在這里堅守?就像我們的師傅那樣。”孟宇大聲對李波說道。李波眼里露出笑意,用力地點了點頭。(記者王怡靜、趙陽)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