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小寒丨心中有暖,歲月不寒

2023-01-06 09:1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1月5日23時05分迎小寒節氣。

  歲月慕雪,時光不寒,轉眼間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來了。天氣雖冷,但心要柔暖,去觀察時令風物帶來的啟示,去感受身邊人與人交互帶來的溫度,去挖掘適合自己的生活信念。

  隆冬後,和煦的春天已然不遠。

  

  小寒 · 一隅

  執一筆純真,畫一隅煙火,贈你一方生趣。

  

  插畫《二十四節氣之小寒》

  央視新聞《夜讀》X 水墨畫家皇小小

  獨家呈現

  

  寒氣正深處,方見暖意濃

  朗讀丨敬一丹 配樂丨巫娜- 靜觀山河

  小寒,天最冷、雪最多的節氣來了。

  風樹蕭蕭,天色青暝隱隱欲雪時,就有大陣的“雪老鴰”過境了。先望見天邊有一片奔掩而來的黑雲,那黑雲的邊角時而伸張,時而收攏變形,倣佛受著一種神秘力量驅使……及至頭頂,陣里傳出宛如萬馬奔騰一般的洶洶聲浪。

  

  最後,總有那麼十來只、兩三只掉隊的“哇——!哇——”唳鳴著,落魄而又奮力地追趕前面的大部隊。叫人想不通的是,哪怕所有鄉村的老鴰都聚到一起,也形成不了這麼大的陣勢呵!

  大樹的葉已落盡,平常隱藏在濃密枝葉間的鳥巢一覽無余。西北風刮過光禿的枝條,帶哨子般 嗚嗚叫,讓人不自覺地將頭和手往衣服里面縮。

  晚上洗過臉的濕毛巾,第二天早上凍得鐵硬。水缸里也常常結冰,舀水做飯,常常要拿鍋鏟把子或是洗衣的槌棒敲冰。凍得紅腫的手和耳朵,鑽進熱被窩一 焐,又癢又痛。

  

  晨起推開門,雪花紛紛揚揚,滿世界都是冰雕玉砌。“雪蓋三層被,枕著饃饃睡”,積雪凍死害蟲,又可保住根莖層溫度不會降太低,為農作物創造了較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另外,雪水還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對于農家來說,下雪好,越大越好,瑞雪兆豐年!

  古人相信,花開之前會有風來報信。風是守信用的,到時必來,所以叫花信風。花信風從小寒開始吹,有二十四番。小寒到谷雨,八個節氣,二十四候,每 候對應著一番花信風。小寒有三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臘梅 這便給“候”著了。

  

  背陰牆角一兩叢枝條散亂的矮樹,平日里一點不起眼,到這時突然就得了靈氣,光枝上綻滿嬌小潤潔的金色花瓣。

  然而,臘梅非梅 ,梅是喬木,臘梅 是灌木,花瓣似蠟,故能搶在臘月里淩寒綻放。它們被從牆角、籬邊或是菜園那頭的水塘旁採了來,插在老式花瓶里,插在水杯里、酒瓶子里甚至是泥牆上的縫隙里……四處彌漫著幽幽清香。

  

  原野上已是白茫茫一片,雪地里,一行深深的腳印一直延伸到遠處村口的石橋上。石橋那端,一樹 臘梅的叢枝上綴滿繁花,陽光燦爛,地面無風,河水已斷流,幾縷炊煙正裊裊升起……

  這個時候,帶了狗到河沿溝坎下攆那些眼睛被耀花了的野兔和野雞,附帶還有慌不擇路的黃鼠狼什麼的。攆 的和被攆的都無法跑快,人喊狗叫,好不刺激熱鬧!

  

  “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趁著天晴,把過年要用的東西買回來。出行要起早,得“趕凍”走,太陽出來氣溫逐漸上升,化雪了化凍了,路面就泥濘不堪。

  天冷得厲害,小鳥們顯得有些可憐,要麼縮在檐角避風,要麼站在枝頭發呆,全然失去往日的活潑勁……但是,只要太陽一露臉,它們就會飛躍著暖身,徹底忘了塵世的風雪和滄桑。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鄉”。此時節,陽氣已動,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鵲始巢”。喜鵲銜草築巢,準備孵育後代。

  三候“雉始雊(g帙u)”。古人認為,雉雞是感受到陽氣之萌生而發聲的。寒陰至極,春天還會遠嗎?

  

  

  小寒·民俗

  

  圍爐解“饞”

  所謂“三九補一冬”,天寒地凍之時,人們喜歡吃一口熱氣騰騰卻滋味萬千的飯食。無論是南京的煮菜飯,還是廣東的糯米飯,一家人圍爐而坐,有暖食,有談笑,身心得以撫慰,就是愜意自在。

  

  倚雪尋“香”

  梅花自小寒時初綻,探梅尋芳者也日漸增多,若有瑞雪相襯,更添賞心悅目,風雅之致。梅花開,春的氣息也漸漸彌漫開來,一日有一日欣欣向上的歡喜。

  

  年味漸“濃”

  小寒至,春節的大幕也徐徐拉開。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逛街買年畫、彩燈、置新衣,備年貨,好不熱鬧。辛苦了一年的人們,期待著與家人團圓重聚。

  

  小寒·草木人間

  央視新聞《夜讀》X一方見地

  獨家呈現

  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但心存暖陽,時光也溫良。

  在寒冷的日子里,

  來留言區和我們說說,

  那些“開口即暖”的話吧。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