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書的庭院,遇見“琴棋書畫詩酒茶”

2022-12-01 10:37:00
來源:文匯報
字號

  ■本報記者 許旸 實習生 姜珊

  石壁水幕的墻面,營造出竹蕉撫琴聽雨的詩意空間;竹林穹頂、竹制書架與茶器書畫,交融出古典庭院;沿著水岸階梯移步換景,“琴棋書畫詩酒茶”藏在各個角落……昨天起,江南書局·書的庭院在奉賢區上報傳悅坊對外試營業,全新品牌“新江南讀書會”系列活動同期啟動。

  作為上海新華傳媒轉型之作,江南書局結合對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理解,尋找挖掘獨特的江南文化基因,著力打造新型書店業態,助推傳統品牌持續迭代升級。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利告訴記者,江南書局首店落子奉賢,後續還將在“五個新城”陸續亮相,讓書香賦能城市建築空間,也吸引更多讀者與自然、與江南、與傳統文化不期而遇。

  自然與人文融合,江南元素點亮建築空間

  走進江南書局·書的庭院,門頭以整片竹林形成有韻律感的洞穴式入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讀者倣若步入《桃花源記》中,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愜意書香時光。

  江南書局·書的庭院由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隈研吾擔綱設計,採用將自然、文化、建築三者合而為一的設計理念,營造符合書店氣質、與當地特色相融合的江南文化場景。書店佔地近15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陳列圖書約1.4萬冊。步入別有洞天的“書的庭院”,兒童區和中央舞臺區映入眼簾,採用具有沉浸感的洞穴設計,宛如迷宮般樂園,為小讀者提供了放鬆的閱讀區域。

  從建築風格到圖書文創,書店以江南底蘊、海派視野構建雅致生活方式,滿足讀者的多元文化訴求。書店特別設計了“琴棋書畫詩酒茶”七個小線索去演繹江南文化。比如,進門左手邊水幕墻設有“琴”擺臺,打造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場景,期望讀者在書店遇到知音。一樓臺階左側打造“詩”場景,選用王羲之《蘭亭集序》、鄭板橋字畫等複製品,傳遞出濃郁古典意境。“畫”的場景來自仇英《清明上河圖》,描繪明代蘇州城社會生活情景。位於二層的社區空間與咖啡吧則融合了“書”“茶”“酒”“棋”等場景。

  作為江南書局主打的讀書文化活動,昨天舉辦的首期“新江南讀書會”上,作家趙麗宏、湯朔梅、閱讀達人陳偉暢談閱讀之道。未來,讀書會將邀請作家、藝術家、音樂團體、文化名人舉辦親子閱讀、名家講座、新書發佈、藝術展覽、民間匠人手作等活動,用江南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為讀者的日常生活增添書香。

  融入奉賢本土特色,文創跨界凸顯海派氣質

  實體書店如何因地制宜融入本土特色,打造極具辨識度的品牌?江南書局有不少走心細節——自有咖啡品牌與奉賢本地土特産跨界融合,奉賢非物質文化遺産也在此亮相。漫步書店二層石壁咖啡廳,新華書店自有品牌“磨辰光”咖啡根據奉賢獨有的生態環境與有機農産品進行本土化調整。“一款‘啡黃騰達’,加入青村鎮吳房村品牌黃桃;另一款‘萬事乳意’,融入奉賢極具特色的鼎豐腐乳。”咖啡區域工作人員張海兵介紹。跳、滾、爬、竄、轉、旋、騰、躍、甩……試營業現場,國家級非遺奉賢滾燈傳承人以剛柔並濟的滾燈表演,為書店增色。具有多年曆史的奉賢莊行土布也在書店空間引人駐足,由此,書店與當地傳統文化底蘊産生新互動,也凸顯了海派氣質。

  新業態之下,江南書局配備了涵蓋老中青的工作團隊,既有在奉賢各新華書店深耕多年的“老新華人”,也有挖掘過來的網紅書店創意團隊。書店也著力打造市民文化會客廳——書店一層室內中央舞臺,是講座與展示空間,觀眾錯落有致坐在階梯上,抬頭即可看到頂部竹質屋頂;二層的社區空間未來計劃承接講座、展覽、課程、藝術等活動,邀請讀者共讀、共用、共成長。

  深耕圖書發行文化主業,新華傳媒近年來接連升級打造了1925書局、1927·魯迅與內山紀唸書局、江南書局·書的庭院,以及即將於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亮相的上海首家殘疾人友好書店“新華書店·逆光226”非視覺文化書店等。“未來,我們將繼續主動對接市民讀者精神需求,打造全民閱讀的城市文化新空間。”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鈕也倣説。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