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圖書節破圈 融入服貿會

2022-09-19 09:24: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透過電子屏觀看呈現清代北京城面貌的《萬壽盛典圖》;借助VR騎行“一站式”打卡北京示範書店;還有“航太科技”“碳中和”“元宇宙”“金融貿易”專架書籍供逛展者挑選……9月5日閉幕的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圖書節搭上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成功破圈又擴圈,成為服貿會一道亮麗書香風景線。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本屆圖書節組委會了解到,截至5日閉幕時,本屆圖書節直播活動觀看量突破210萬次,微博新增話題討論過3000萬次。這是圖書節第二次與服貿會“搭檔”,將給以後的同類策展帶來哪些啟示?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了負責圖書節項目策劃的北京市委宣傳部印刷發行處副處長滿向偉。

  延續圖書節傳統優勢

  據介紹,北京國際圖書節這些年一直以來是跟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一起舉辦的。今年圖博會延期到11月底舉行,為此圖書節做了相關調整,放到了服貿會上。“今年,如何沿用圖書節原有的特色精品項目,同時又能符合服貿會整體的板塊要求,這考驗著我們的智慧與能力。”滿向偉説道。

  就此,組委會對原有的方案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優化。首先保留了圖書節固有的紅色主題文化展區,今年以“喜迎二十大”為主題,營造喜迎盛會的文化氛圍;另外還保留了全民閱讀板塊、北京中軸線等傳統文化板塊,還有少兒閱讀展區、名家講堂、實體書店街展示等板塊。“這些都是以往圖書節最被讀者認可的特色板塊。這其中,傳統文化板塊有中國書店的古籍展示及孔夫子舊書網,滿足了中老年人淘書的願望;少兒閱讀區的各類童書則滿足了小讀者的需要。”滿向偉如是説。

  專臺專架與服貿會“配套”

  那麼在保留上述圖書節原有的特色精品項目的同時,如何更好地融入服貿會呢?滿向偉表示,在圖書節“書香京城”展區設置了200平米的專臺專架,這其中有“航太科技”“碳中和”“元宇宙”“金融貿易” 等與服貿會上的一些主題展覽相關聯的書架。“如服貿會設置有‘元宇宙’館,我們就推出了‘元宇宙’專臺書架,挑選相關圖書供讀者選閱。”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圖書節上,新華書店與建設銀行建立了善讀港灣。在滿向偉看來,這其實就是一個跨界,書店從傳統文化行業進入了金融領域,把閱讀延伸到各個角落去。

  “這幾年我們感覺到服貿會上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多了,比如3D、8K等聲光電新技術的展示,加強了用戶的沉浸式體驗。為此,我們在圖書節上也引用了這些新技術,借助聲光電等高科技讓圖書節炫起來,讓觀眾‘嗨’起來。”滿向偉告訴北青報記者。

  此外,本屆圖書節“名家大講堂”還邀請了中國載人航太辦公室副總設計師陳善廣。他從世界載人航太發展史、載人航太基本技術、中國載人航空工程等方面展開,將幾代航太人接力奮鬥的故事娓娓道來,揭秘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的“成功秘訣”。這讓前來參觀服貿會科技展的遊客聆聽了一場生動的航太科技課。

  給未來辦書展帶來啟示

  “可以説,服貿會為圖書節引流,吸納了前來參展的金融、健康、教育、體育、科技等各專業領域的客商讀者,使得圖書節成功破圈又擴圈;圖書節則為服貿會增加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網格化的書香文化內容板塊,使其‘文化范兒’愈加凸顯。所以它們彼此是一個互補又相容的關係,這是一個相互搭臺、相互呼應、相互昇華的過程。”滿向偉坦言。

  對於圖書節融入服貿會給未來辦書展帶來哪些啟示,滿向偉認為,首先圖書節要儘量多拓展資源。要跳出傳統的單一的只跟新聞出版、印刷發行有關的專業發展思路,要嘗試著跟一些新的科技技術和新的表現形式互動,要跟金融、商貿、文旅、體育等各領域交流互動,拓寬自己的朋友圈。

  其次,要把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的産品、技術和新的玩法融入到圖書節裏,內容上要多創新,不能只是高大上,還要接地氣,要讓來觀展的讀者享受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多元化的展覽服務,為他們打造一場視聽文化盛宴。(記者 張恩傑)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