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江南綠色發展的生動畫卷

2022-07-01 08:2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近日,由浙江影視集團出品的電視劇《春風又綠江南岸》在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熱播。該劇以浙江鄉村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指引下的巨大變化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縣級領導班子,在歷經一系列“春風”改革舉措後,全面提升執政能力、統籌城鄉發展,並最終帶領群眾走上高品質綠色發展道路的故事。

  《春風又綠江南岸》堅持現實主義的美學精神。主人公嚴東雷是一名敢講真話的幹部,在環保部門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深知在整個經濟轉型升級中,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意義。調往江南縣工作後,嚴東雷積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遭遇重重阻力。這既與江南縣其他幹部以經濟建設為主的執政理念相矛盾有關,又與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複雜性有關。

  在劇中,縣長張途為發展江南縣落後的工業基礎,同時應對江南縣環保工作被“一票否決”的危機,大力推行以整治農村無序散養為切入點的專項行動。這與嚴東雷推動環保工作的目的與思路存在差異,兩條敘事線就此展開。

  劇作以一種現實主義的勇氣,直面環保工作的艱巨性與複雜性,深化了劇作對現實生活描寫的廣度與厚度。從一次針對無序養殖的專項整治工作,到一次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從治理一段流域,到復墾一片農田;從改造一個村,到更新一座城。穿梭在城鄉之間,波瀾壯闊的綠色發展畫卷在劇中徐徐鋪展。一葉知秋,以管窺豹,《春風又綠江南岸》看似只寫了江南縣,實則折射出整個中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共識和實踐。

  把鏡頭直接對準縣級黨政機關的電視劇並不多見。縣級黨政機關作為直接服務群眾的基層治理機關,上接省、市級黨政部門,下連鄉鎮黨政單位,處在承上啟下的樞紐環節。《春風又綠江南岸》選擇從縣級黨政機關切入,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綠色發展觀和“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講述了浙江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基層幹部“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新時代故事。嚴東雷剛上任縣委書記,由於管理經驗不足,部署幹部拆遷污染磚廠時過於簡單,引起群眾不滿,表揚嚴東雷的文章恰在此時刊發,從而引發網路輿情。嚴東雷沒有回避問題,而是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迅速成長。張途儘管與縣委書記嚴東雷的發展理念存在分歧,但面對工作存在的問題時卻沒有撂挑子,而是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化解矛盾。該劇還栩栩如生地塑造了正直擔當的副縣長王華、個性坦蕩的女宣傳部長劉妙妙和細緻耐心的副縣長牛一齡等基層幹部形象。

  《春風又綠江南岸》在敘事時,注意描繪家長裏短,賦予煙火氣,呈現鮮活的生活質感。劇中,嚴東雷的妻子劉珂和女兒嚴苗苗,對其就任縣委書記,從一度不理解到最終支援,其心路歷程演繹得生動細膩。王華發現妻子重病之後,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的情節,令人為之動容。唐石頭的小作坊因違反環保法規而關停,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轉變理念,唐石頭最終用雙手打磨出符合要求的環保磚,找到了新的商機。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900多年前,王安石曾經寫下名句,抒發他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情懷。《春風又綠江南岸》呈現了當今江南大地新農村的生活景象,觀眾看後或許可以説:詩人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作者:范志忠,為浙江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