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博物館,是文化殿堂也是新型課堂

2022-05-20 08:52: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2021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95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2021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3.6萬個,教育活動32.3萬場。雖受疫情影響,全國博物館仍接待觀眾7.79億人次。策劃推出3000余個線上展覽、1萬餘場線上教育活動,網路總瀏覽量超過41億人次。”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和下午的主題論壇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都展示了這組數據,細數了過往的成績。

  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李群説,其中一種力量,就是教育啟迪的力量。“博物館收藏著人類的記憶,保存著文明的印記,記錄著時代變遷,是人們終身學習的好場所。”近年來,更多的公眾走進博物館,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汲取智慧的養分。博物館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過去,映照現實、遠觀未來。

  李群説,博物館推出的精品展覽,以價值闡釋為導向,講好文物藏品的故事,讓觀眾不僅看熱鬧,更能看門道。2021年,各級博物館圍繞著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黨史學習教育等重大主題,策劃推出了系列精品展覽和教育活動,講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同時,博物館也在走進校園。

  學校和博物館一起,探索博物館教育資源化、課程化、功能表化、網路化,提升青少年的精神素養。故宮博物院發佈的線上教育資源平臺、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研學叢書等都取得了良好反響。李群表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把博物館從殿堂變成課堂,讓更多孩子走進博物館,打造青少年教育第二課堂。

  怎麼更好地對青少年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在5月18日下午“博物館的力量——潛力與能力”主題論壇上,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提出了他的設想。

  周洪宇指出,新時代博物館應踐行實踐育人新使命。就在5月17日,長江文明館舉辦了“博物館小先生活動”,湖北省武漢市各主要文博單位聯合發佈了《新時代博物館小先生行動宣言》,希望聯合全國文博界一道,充分發揮博物館自身優勢與特色,把博物館辦成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新型課堂和新型學校。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小先生制”,強調“教做學合一”。他指出,孩子們同樣可以一邊當學生,一邊當先生。在博物館,青少年兒童可以體驗 “小小志願者”“小小講解員”“小小演説家”“小小科研員”“一日小館長”,在實踐中提升參與度,開展項目制學習。

  周洪宇建議,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以及教育部等部門,可以共同發起這樣的“小先生”行動,組織全國各地中小學生利用寒暑假及閒暇時間在博物館開展講解實踐活動。在“雙減”政策下,可對“新時代博物館小先生行動”做好全面規劃設計;在一些地區先行試點,合力構建完善體系,並積極搭建青少年實踐教育成果交流平臺,推進博物館青少年實踐教育相關理論成果的資源共用和創新性轉換。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説,博物館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承擔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作用。科研、大量高品質展覽和社教活動的推出,是題中應有之義。

  2020年武漢封城時,作為文博人,方勤也常想,人類在歷史的長河中,難免遇到戰爭、災害、瘟疫,但人類仍然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這些過去,也能給人無窮的力量。“博物館要努力擁抱資訊時代,融入科技智慧,在展覽、社教等領域不斷創新,讓文物活起來,發揮博物館的巨大潛力和影響力,將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方勤呼籲道。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