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糧倉的追夢人——讀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飯碗》
【讀書者説】
作者:張陵(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評論家)
作家陳啟文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飯碗》以大歷史觀的眼光,梳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吃不飽飯、能吃飽飯到吃得好飯的歷史線索,重點講述改革開放時代打造好中國人的飯碗、端好中國人飯碗的故事,由此,從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中,提煉出宏大深刻的思想主題。
《中國飯碗》 陳啟文 著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在中國當代作家裏,還沒有哪一個人像報告文學作家陳啟文那樣想得那麼多,想得那麼準,想得那麼深,想得那麼接中國現實的“民生”地氣。可以説,他是思考“中國糧食”問題的第一人,也是“中國糧食”的思想家。《中國飯碗》則是他繼《共和國糧食報告》《袁隆平的世界》等“吃飯”主題的作品之後的又一部傾力之作,更是一部具有思想家品格的優秀之作。
建造中華民族最大的糧倉,創造全面小康美好生活
正如作品所言,悠悠萬事,吃飯為大。黨和國家永遠把吃飯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任何時候都不會放鬆。每一年的“一號文件”,都是針對“三農”問題而發的,説明“三農”的重中之重,糧食問題的重中之重。進入新時代,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指引下,糧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説,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樸素的話語,高屋建瓴,擊中問題的要害,揭示問題的實質,講清了牢牢端住“中國飯碗”的重要性,指明瞭中國自己的糧食生産的方向。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中國用佔世界耕地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解決了十四億人的吃飯問題,創造了發展的奇跡。中國人民“擺脫貧困”的鬥爭,不僅創造了全面小康美好生活,也為世界消除貧困,消除饑餓的反貧困事業提供了實在可行的中國方案。
現代化糧倉 圖片選自《中國飯碗》
報告文學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生動展開描寫,深入思考問題。作家以報告文學的大手筆,駕輕就熟地把“中國飯碗”複雜而深刻的問題,集中在五個方面,由此凝聚和突出了思想主題。第一部分直面小崗村“一年越過溫飽線,二十年未進富裕門”的嚴峻現實。這座歷史性地敲開中國農村改革之門的村子,雖然用“包産到戶”的方式解決了“吃飯”,卻長期無法擺脫貧困。靠著黨的多年“脫貧致富”的政策和脫貧攻堅的強力實施,靠著沈浩這樣優秀共産黨員的帶領,這個村莊才有機會和全國人民一道,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作家通過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小崗村的命運,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時代性問題:吃飯大難題,飯碗很脆弱。由此,展開第二章北大荒變為中國大糧倉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東北不僅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更是新中國的大飯碗。早在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剛在東北站住腳,中央就已有了開墾北大荒,發展糧食生産的安排。新中國成立以後,十萬解放軍官兵組建了生産建設兵團,承擔起為共和國提供糧食的艱巨任務。無數指戰員在這片黑土地上,建造中華民族的最大的糧倉,用青春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時代英雄之歌。北大荒與中國飯碗的深刻關係,在作品裏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第三章“藏糧于技”則抓住了“中國飯碗”的根本,那就是飯碗端得牢,關鍵在種子;農業科技關鍵在育種的科技。必須牢牢抓住種子,才能牢牢抓住飯碗。特別是主要糧食如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的育種技術,必須牢牢抓在自己的手裏。這不單是個思想意識問題,更是無數中國農業科學家們用他們一生的努力和創造得出的實踐問題。從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進入市場經濟的年代,我們與西方壟斷資本,與西方跨國公司之間的較量和爭奪,焦點就在種子問題上。由於中國農業科技還不夠先進,還不夠強大,中國飯碗麵臨著不斷加大的風險。國家糧食安全有風險,國家安全就有風險。站在這樣的思想層面,作家詳實地描寫和評估了中國幾代育種科學家成果,指出了他們為國家經濟發展,國家科學水準的進步提高,社會穩定、國家糧食安全所做的無可替代的貢獻。第四章“藏糧于地”從報告文學作家的角度對中國主要糧食産區的耕地進行考察描述,講述堅定地站在這片土地上和中國種糧人和種糧大戶的故事,實際上是揭示了農民與土地的深刻關係,也揭示出“三農”問題根本性矛盾所在。按説,農民與土地是天然的關係,融為一體的關係,但在市場經濟裏,這對關係變得複雜衝突了起來。商品化生産中,種糧成本不斷加大,而糧食價格卻不斷走低,農民種糧沒有收益,只好選擇放棄種糧。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離開土地,進城打工,大量土地荒蕪,農民與土地脫離,成為農民工。這種矛盾繼續下去,得不到緩解和解決,必將帶來土地的危機,也直接影響糧食生産和糧食安全。作品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那就是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很重要,保住種糧人更重要。沒有了種糧人,就沒有了中國飯碗。第五章“大國糧倉”則把故事延伸到國家糧食儲備安全方向,突出了傳統的“手中有糧,心裏不慌”思想向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昇華。作品這幾個部分相對獨立且互為關係,形成嚴密的邏輯,形成關於“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整體而實在的思考,推動著作品主題向著時代精神的高地精進。
書寫了一大批為端牢中國飯碗,作出偉大貢獻的農業科學家
豐收收穫 圖片選自《中國飯碗》
《中國飯碗》最為華彩的篇章是寫出了一大批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裏的農業科學家,塑造了他們的報告文學形象,突出了他們身上那種愛國主義精神和時代英模的品質,寫出他們作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和良知,寫出他們作為民族脊梁的悲壯與崇高。當年,王震將軍帶著十萬官兵把北大荒改造成北大倉。他們這一代人過去了,但他們的英雄業績卻永遠留在共和國創業史上,讓每一代中國人都敬仰。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形象在作品裏頂天立地,是我們最需要感謝的民族大英雄。他從新中國最艱苦的年代開始到改革開放年代,全身心地投入水稻育種事業,靠著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培育水稻高産穩産的雜交水稻品種,養活了無數的中國人,為端牢中國的飯碗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小麥育種方面,李振聲是具有劃時代貢獻的開拓者,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而劉秉華埋頭在中國小麥主産區中原地區,像陳景潤那樣研究二十年,選育出矮敗小麥,創立了“矮敗小麥創制與高效育種體系”被譽為“小麥育種的革命”,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黃淮麥區的育種專家茹振鋼,培育出命名為“百農矮抗58”的高産多抗小麥品種,被業界稱為“我國近三十年來最具突破性的小麥品種”。多年來,他帶著自己的團隊共培育推廣二十多個小麥新品種,幫助一百多萬農民脫貧致富。玉米育種方面,老一輩專家有“雜交玉米之父”的吳紹骙,而新一代最具傳奇性育種專家要數李登海。事實上,他是個真正的農民,只在萊陽農學院進修過一年。靠著一股與美國農民華萊士比拼的風發意氣闖進了玉米育種業。從此,科學工作的苦寂和孤獨一直伴隨著他度過了幾乎看不到勝利之光的漫長歲月。他以超強的耐力和韌性,在十二分之一成功率中成為幸運者——選育出第一個突破我國玉米紀錄的雜交品種“掖單2號”。以後又育出了“掖單13號”,是我國第一個畝産突破一千公斤的夏小麥,創造了夏小麥的世界高産紀錄。大豆強國的追夢人孫寰的事跡非常感人。他回國開始進行大豆雜交育種研究時,已經四十四歲了。他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身振興中國大豆的夢想,他于1993年育成世界上第一個大豆細胞質雄性不育係OA和同型保持係OB,為大豆雜交種優勢利用打開了突破口。而他的另一個世界第一則是在他63歲時拿到的。這一年,他培育出“雜交豆1號”比常規品種增産二成以上,是中國和世界第一個可供商業化生産應用的大豆雜交品種。如今,他已年過八旬,還在大豆田裏忙碌。另一個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埋在大豆田裏的追夢人叫李艷華。這位20世紀9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在東北黑土地上農業生態實驗站不計個人得失工作了十三年,終於培育出第一個大豆品種“東生1號”,受到豆農的歡迎。她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金豆娘娘”。實際上,她常年在豆地裏搞科研,風吹日曬,穿戴也不講究,根本沒有一點“娘娘”的樣子。外國專家來向她取經,就是找不到她,只看見一個在大豆地裏埋頭工作的農家婦女。也許,這才是她作為一個科學家的本色和與眾不同的風采。李艷華這個人物寫得特別感人。
接中國現實的“民生”地氣,推動報告文學的思想進步
讀《中國飯碗》,會注意到作品的幾個特別之處,一是深沉的憂患意識。作品把“中國飯碗”放到世界政治格局大調整大變化的背景下去考察,發現要端牢“中國飯碗”並不件容易的事情。隨時隨地都有風險,不知不覺就陷入風險。如控制世界糧食生産和經營的四大糧食財團,一直對“中國飯碗”虎視眈眈,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堅決化解糧食安全的風險,保證糧食安全,保證中國飯碗端的是中國人的飯。這方面,作品站得高,看得深,想得遠。二是思想家的品質。作家從中國人的“吃飯”入手,深入思考“中國飯碗”問題,展開了中國新時代“民生”的思想,找到了“飯碗”與“民生”的關係,建立了完整的“中國飯碗”的思想邏輯,並形成獨有的“飯碗”文化。三是作品思想內涵中的“民生”之魂,推動中國報告文學的思想進步。新時代中國報告文學承擔著文學反映現實的主力軍作用,特別需要創新與突破,而走向“民生”就是創新突破的方向。《中國飯碗》就是這個方向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