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浙江麗水:傳承革命“紅” 發展生態“綠”

2022-05-06 10:4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老街土墻上槍眼的遺痕、廖家祠堂門楣上的紅五星、文化廣場那面飄舞的旗幟……“五一”假期,地處浙閩兩省交界處的麗水龍泉市住龍紅色小鎮,迎來了一批批紅色經典遊學的學生,村裏的黨員和志願者們當起了義務講解員,給孩子們講起了浙西南革命故事。

  住龍鎮是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駐浙西南,紮根住龍鎮,創建了浙江第一塊紅色根據地。10多年前當地挖掘紅色資源,將留存下來的近40處遺跡遺址進行統一修繕,如今綠水青山間的紅色文化每年吸引20萬人次前來打卡。

  紅色根脈,是麗水的底色。麗水是浙江省唯一所有縣(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據地縣的地級市,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曾在這裡留下了戰鬥足跡,締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記者在採訪中深切感受到,一手傳承革命歷史之“紅”,一手托舉生態經濟發展之“綠”,“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的品牌光芒,映在綠水青山間,折射出閃閃金光。

  麗水在全國率先提出“紅綠”融合發展新理念,探索紅色資源價值向高品質綠色發展轉化新路徑。在松陽縣安民鄉,“紅+綠+古”融合發展激活新動能;在景寧縣大張坑,奏響“紅+綠+畬”鄉村振興交響曲;在遂昌縣大柘鎮,“紅+綠+體育”串起村民致富路;再從蓮都到龍泉,從縉雲到雲和,從青田到慶元,在麗水大地上,“紅+綠+本地特色”帶動全域經濟走上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生態優先,讓“綠水青山”的底色更亮;綠色發展,使“金山銀山”的成色更足!

  麗水市“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有江浙之巔,水有六江之源,森林覆蓋率達81.7%,良好生態是麗水最顯著的標簽。讓生態變業態,麗水農民吃上了“生態飯”。當地積極探索“麗水山耕”生態有機農産品、“麗水山居”農家精品民宿、“麗水山景”鄉村旅遊、“麗水山泉”優質水産業等“山”係品牌整合發展之路,到目前“麗水山耕”年銷售額達108.5億元,平均溢價率達30%;“麗水山居”將“美麗環境”轉化為“美好生活”,全市田園民宿去年接待遊客2661萬人次,實現民宿營收25億元。

  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怎樣探路?2019年1月,麗水主動承擔和率先開展全國首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國家試點,通過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核算體系、試點建設工作體系、價值轉化政策體系、價值實現考評體系等,為山區獲得更多“金山銀山”提供了新實踐。

  想要綠色GDP,先要算清GEP(生態系統生産總值)。“這裡的水是有價值的。”坐落在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的浙江盛華釀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鏘説,是2019年5月發佈的《遂昌縣大田村GEP核算報告》讓他動了心——這是全國首份以村為單位的GEP核算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大田村GEP約1.6億元,其中水源涵養5152.19萬元。

  2019年8月,麗水市出臺《生態産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試行)》。此舉讓“綠水青山”真正有了衡量體系,這也是全國首個市級生態産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

  GEP的核算,讓“綠水青山”有了實實在在的身價。截至2021年5月,麗水全市已培育發展“兩山公司”173家,累計完成各類生態資産和生態産品交易5200多宗,發放全國首筆GEP貸,實現“兩山銀行”縣(市、區)全覆蓋,各類綠色金融産品餘額達187.47億元。

  美好生態成為“經濟要素”,是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重要方向。“麗水正努力讓GEP更多更直接地轉化為GDP,充分釋放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做優質生態産品的供給者、生態價值標準的制定者、生態價值體系的評估者,走出具有麗水特色的高品質綠色發展之路。”麗水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

  好山好水好空氣的生態優勢,為麗水招商引資帶來了好處。去年12月,中國第一根5.0中性硼硅玻璃管在縉雲縣投産下線,主要用於新冠疫苗等醫藥包裝,全球能生産這種材料的只有3家公司,其中一家便是世界500強企業肖特集團。該公司在長三角諸多城市中反覆比選,最終被當地一流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投資10億元,將其亞太地區第一家玻管工廠落戶於此。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被GEP激活的生態資源,加速轉化為經濟來源。曾經作為“落後”代名詞的山區,發掘生態價值、發揮後發優勢,迎來高品質綠色發展的春天。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