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原來這些體育活動,也是清明節的傳統!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它
既是節日,又是節氣
祭祖掃墓
是清明節最主要的習俗
遙寄哀思懷故人
隨著社會發展
祭祖掃墓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代客祭掃、網路祭掃等越來越受人歡迎
值此清明
我們不止懷念已故親朋
還有無數護華夏平安的英烈
4月4日,在貴州省赤水市紅軍烈士陵園,赤水一中師生祭奠紅軍烈士。新華社發(楊洋攝)
除了祭祖
清明節還有眾多習俗
其中不少和體育有關
最為人熟知的便是踏青
值此春綠
帶上家人,約上好友
做好防疫
離開喧囂的城市
在大自然中賞一抹春色
既愉悅了身心
又鍛鍊了身體
不失為一個上好的選擇
4月4日,遊客在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金坡景區賞花拍照。新華社發(范暉攝)
放風箏
是另一個流傳至今的清明節習俗
在古代
放風箏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氣”
古人將自己的災病寫在風箏上
待風箏隨風而起後
就剪斷手中的線
象徵著災病、晦氣都隨風消散
流傳至今
放風箏早已沒了這層寓意
只是一項頗受大眾喜愛的休閒體育活動
在收線、放線和奔跑中放鬆身心
鍛鍊身體
射柳
也是清明節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
連明朝永樂皇帝都對此唸唸不忘
根據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不同
射柳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但寓意都是祈福平安
如今
每年清明時節
國內部分學校和社會團體都會舉行射柳活動
比如今年4月1日
河南省禮樂研究院和鄭州市四十七中
就共同舉辦了清明射柳活動
鄭州市四十七中的學生在射柳活動中。(圖源:大象新聞)
此外
拔河也是清明節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
其早期叫“牽鉤”“鉤強”
發明于春秋後期
最初盛行于軍中
後流傳於民間
據傳
唐玄宗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拔河比賽
併為此賦詩一首
從那之後
拔河開始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清明節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和其相關的體育活動或許遠不止這些
那麼
你還知道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