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幅生動的革命歷史畫卷

2022-03-15 08:5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四戰四平城、遼沈戰役、土地改革運動……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大地上發生了一系列推動歷史進程的重要事件。這些事件為革命歷史題材小説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資源和廣闊敘事空間。傅汝新長篇小説《一塘蓮》(花城出版社出版)就取材於此,從戰場、根據地、敵佔區和鄉土社會四個維度描寫東北解放戰爭。小説中有激烈的戰爭場面,也有暗流涌動的敵後鬥爭;有根據地的欣欣向榮,也有鄉土社會的民風民俗,呈現出一幅生動的革命歷史畫卷。

  創作革命歷史題材小説,難在將具體人物的命運軌跡嵌進宏闊的歷史背景,難在用人物的經歷、行動、所思所想折射歷史的邏輯和必然。《一塘蓮》在此方面另辟蹊徑,不以戰場上的角色為主人公,而是通過小商販盧四的三個女兒的不同人生選擇和命運軌跡,表現戰時的社會和人生,表現東北解放的大歷史。盧氏三姐妹在思想情感、人生選擇上的差異性,造就了曲折複雜的人生道路,在看似偶然的個人命運裏呈現歷史必然。

  老三盧雲在東北民主聯軍高團長動員下,欣然前往部隊擔任文書。她為東北民主聯軍偵察敵情、送情報,多次遭遇敵軍、土匪,曆盡艱險,九死一生,逐漸成長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作者將沙嶺戰役、鞍海戰役等遼南地區戰事熔煉在盧雲的故事中,以點帶面反映革命歷史。老二盧秋參加了當地婦女幹部培訓班,與田鎮長結識,互生情愫。在田鎮長組織下,盧秋和大家一起為部隊趕制冬裝、想方設法發展根據地經濟,通過這些情節表現了根據地群眾有力支援前線,為戰爭的勝利提供重要保障。愛情的甜蜜與根據地的穩定、充滿朝氣相得益彰,象徵著根據地蓬勃的革命活力和良好的幹群關係。

  大姐盧芳的人生經歷則為小説拓展出新的故事場景和敘事維度。盧芳為報答當地鄉紳方七爺對自己一家的幫助,嫁給了方七爺,但封建家族的算計構陷讓她厭倦。她逃離了深宅大院,在地下黨組織安排下,潛入瀋陽城收集傳遞情報,為戰爭勝利做出貢獻。循著盧芳的足跡,小説打開了方七爺所代表的鄉土社會和作為敵佔區的瀋陽城這兩個敘事空間。方七爺仗義慷慨、交遊甚廣,為解救被土匪綁架的盧雲,他隻身前往土匪巢穴談判;為救獄中的高團長,他與人共謀劫獄。通過這一人物,小説有了民間傳奇色彩,拓寬了革命歷史敘事的書寫半徑。相較于對鄉土社會的充分描寫,小説對敵佔區瀋陽城相關情節的敘述略顯倉促,敵佔區情報工作的驚心動魄還可以有更多表現。

  正如《一塘蓮》所書寫的,解放戰爭東北戰場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我們的對手除了國民黨反動派,還有對人民群眾安全造成威脅的土匪。作者不僅描寫了打擊土匪的故事,還審慎地對土匪群體進行區分:有的惡貫滿盈、罪孽深重,有的懷有一定的家國情懷,有被改造的潛質。小説中不僅有對土匪的清剿,還有對土匪的感召與教育、動員與團結,歷史的複雜性得以呈現。

  國共兩黨在東北的鬥爭不只是軍事上的對抗,還是主義之爭與民心之爭。這是小説在主題開掘上可以繼續深化的地方。在書寫根據地建設生活的章節裏,可以通過描寫土改運動和基層幹部對群眾的幫助、教育、引領和動員,對比呈現國共兩黨的理念、作風以及對人民的不同態度,反映影響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給讀者更深的歷史教益。

  革命歷史題材小説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乏經典佳作。在新時代怎樣跳出經典化後的模式化困局,是這一題材創作的重要課題。《一塘蓮》以革命歷史與鄉土世情結合的創作手法讓人眼前一亮,由盧氏三姐妹展開的故事豐富而不冗余,人物眾多又各具特點,讀來不失新意,體現了創作者對這一課題的積極探索。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