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選登】月團寄相思 情深係黃埔

2021-11-16 13: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按2021年7月,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決賽在澳門成功舉辦。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40余位選手躋身決賽,並最終決出各組冠亞季軍、優異獎、英才獎,以及最佳演繹獎、最佳演講稿獎、民族服飾特色獎等多個獎項。本網現刊登部分獲獎作品,以饗網友。

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的姚靚靚。(台灣網發)
  我是來自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的姚靚靚。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月團寄相思,情深係黃埔》。
  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我拿著一盒月餅,其實今天我要講述的就是這月餅背後的故事。去年10月,臨近中秋,我跟隨貴州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的老師們一起拜訪了黃埔軍人的後代,聆聽和感悟了我們黃埔軍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在行程快要結束之時,一位老人突然叫住我們,緩緩拿出一盒月餅,説:“快中秋節啦,我這裡啊有一盒來自遠方的月餅,剛好你們年輕人都在,咱們把它分一分,也算是一起感受這幾十年的黃埔感情了!”
  老人名叫朱荃,是一名黃埔後代,父親朱麗泉是黃埔軍校6分校10期的炮科生。他告訴我們,這月餅是父親戰友的女兒從廣西寄來的。在黃埔軍校讀書時,父親和戰友關係很好,成為了密友。後來因為要保家衛國,抵禦外侵,各自奔赴了戰場,未曾再見。抗日戰爭勝利後,父親得知戰友並未在戰爭中喪生,欣喜若狂,經多方輾轉,終於和戰友重新取得了聯繫,開始通信!
  從那之後,每每到了中秋節,身在廣西的戰友叔叔,總會寄一盒家鄉的月餅過來,而父親也會在清明前後,挑選我們貴州的特産,給戰友寄去。禮物雖不貴重,但卻滿含著雙方的情誼。再後來雙方的父親因年邁逝世,但兩個家庭都覺得這份情誼十分珍貴,所以仍舊延續著父親們互贈禮物的習慣。於是這禮物的一來一回,就這樣持續了四十多年!
  我知道,這月餅與特産之間的一來一回,絕不僅僅是兩家人戰友情誼的傳遞,其實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黃埔精神的傳遞。
  相思月餅年年送,黃埔精神代代傳。傳的是人民團結統一,艱苦奮鬥的革命犧牲精神;傳的是追求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的愛國奉獻精神;傳的更是頑強拼搏,勇擔大任的家國擔當責任精神。
  從前,為救亡圖存,黃埔師生東征北伐,浴血奮戰;今天,黃埔後人秉承“天下黃埔是一家”的理念,廣泛團結海內外廣大黃埔同胞,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共促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未來,我們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民族大義為先,團結一心,攜手並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一枚月餅,一份相思,一段故事,一生情誼。隨著歲月的流逝,黃埔軍校已經逐漸成為了遙遠的記憶,但一代代黃埔人,卻始終通過這物與物的傳遞,進行著情與情的互通,以此凝聚民族心,共續中華情。
  中秋月圓之時,這枚小小的月餅仿佛變得分外香甜,因為我知道,海上生明月時,海峽兩岸的同胞,一定天涯共此時!(作者 姚靚靚 貴州大學/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選送供稿)
  2021年度第14屆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公開組冠軍。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