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融媒形式藝術再現長征路上新風貌

2021-11-03 09:0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姜申(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李氏瓊(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5年前,中央美術學院“再長征”團隊在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展上,展出100幅《紅軍食譜》油畫,從食譜入手,以小見大,用畫筆描述了長征時期紅軍生活的艱辛,讓“長征”這一語境更接地氣。今年正值建黨100週年和長征勝利85週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社會實踐節目團隊聯手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油畫係,共同策劃、實施了5G融媒節目《藝術再長征:新時代主題創作課》,重走長征路,重回四川省若爾蓋。中央美術學院師生創作了100幅《新時代食譜》,他們觀察曾經的長征路在新時代發生的新變化,用筆描繪、用影像記錄——將《紅軍食譜》與《新時代食譜》進行直觀而又強烈的對比,以此感悟和傳承長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偉大變遷。

  油畫“菜地”(創作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而蓋縣求吉鄉噶哇村阿巴奶奶菜地)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碩士研究生遊欽煌畫

  《藝術再長征:新時代主題創作課》是一個嶄新的融媒節目形態,跟蹤呈現兩位老師帶領15名學生先後在若爾蓋縣的求吉鄉、茂縣、達扎寺鎮進行社會藝術實踐的情況。2021年10月22日,長征勝利85週年紀念日當天,長達5個小時的5G直播《藝術再長征:新時代主題創作課分享會》在央視頻、學習強國等平臺推出,邀請參與《新時代食譜》創作的中央美術學院師生,以Ted演講的形式,講述他們走進中藥材市場、奶牛場、商業街、藏家樂,感受沿途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創作經歷,互聯互通、現代化生産、小康生活、富強和諧四個主題的油畫,對長征草地現在的生活面貌進行了多角度的介紹,藝術展現了新時代的勃勃生機。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鮮艷而強烈的色彩,描述長征沿途現今的水果加工廠、牛奶廠、青稞種植地等。借助於中央美術學院師生的繪畫、紀錄片講述和感言,我們看到如今那裏的旅遊業、種植業發展向好,道路聯通,看到當地美食可以順利走出藏地、市場廣闊,看到曾經的長征草地今日煥發出新光彩。整個融媒節目試圖拓展藝術形式,充分發揮審美工具與新媒體手段的雙重作用,從細處著手,具象化展示長征路上的時代風采。

  這個融媒節目對於學校美育教育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學生走出校園,重走長征路,深入歷史遺跡,參觀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感受長征文化,體驗草地生活,在現場觀察、發現、創作。大家克服高原反應,克服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正面看待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在路上感受色彩、收穫故事,獲得情感共鳴,並及時將自身思考自然融入作品之中。這些體驗為作品增加一種非技術層面上的美學感知,視覺上也更加直擊人心。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我們感觸很深的一個場景是:老師為了開闊大家的創作思路,在若爾蓋草原上進行寫生時,傍晚燃起篝火,大家圍坐在一起取暖,看著天空星光。這對於學生來説,是一次罕有的靜心時刻。他們也許會想,85年前的長征戰士們,當年是否被同一片天空感動過,所以懷著期冀堅持走下去。當所有的景、人、物融為一體時,這種感同身受的心靈共鳴對於藝術的創作與接受都是至為深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下,《新時代食譜》的系列油畫主題性更強,指向性探索更深,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核也與觀眾産生更大的共鳴。這對於學生來説,不僅是一次難得的藝術采風與主題創作,而且是將課堂所學融入現實創作的一次社會實踐。這樣的體驗沉澱將激勵學生開啟新的學習視角和創作思路,並擁有更多的創造力。

  整個融媒節目採用網路直播,帶來一種既兼顧線上又可以平緩欣賞作品的觀感體驗。這種表達形式,減少了因為時間、地點等因素造成的各類不適於觀覽的影響,拓寬了藝術品展示空間,拉長了觸達時間。這對於長征精神的闡釋,以及展示“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的思想追求而言,也是一次很有價值的開拓。

  節目帶領觀眾走進曾經的長征路,關注這條路上的新時尚、新風光、新氣象,使人們了解長征精神的內核,也對今天的文化傳承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紀錄片對學生們在創作中修改等背景資訊的揭示,增加了觀者對作品的了解,便於對每幅作品的發生背景、精神表達進行更為完整的領悟。當融媒策劃的故事性突出、情感充沛時,就便於觀眾的接受與理解,減少傳播衰減給審美精神傳達所帶來的阻力。

  整個融媒節目以學生為表達主體。他們起先對若爾蓋充滿好奇,隨後又面臨創作立意選擇上的久久掙扎,無法找到切入點。這種從起初的好奇,到創作瓶頸期的崩潰,再到尋找新思路的反轉迂迴,既展現出青年人的成長,又告訴人們如何更好地融入時代大潮之中,如何把“小我”融入“大我”、從“小世界”走向“大世界”,如何將微觀個體敘事與國家整體發展結合在一起。

  通過這樣的融媒藝術實踐,師生們得以走出校園,在空間上體驗異樣的生活場景,在時間上感悟革命先輩的精神追索,這對於提升年青一代的整體素質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在節目形式上,紀錄片、微綜藝、繪畫藝術、Ted演講、網路直播等相互結合,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契合年輕人的審美風尚和藝術追求。這種新興的傳播嘗試有著立體、時尚的特色,有利於激活重大題材的內在精神價值。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3日 16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