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十七屆文博會閉幕 展出文化産品超10萬件

2021-09-29 09: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9月23日,參觀者在第十七屆文博會上體驗VR遊戲。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新華社深圳9月27日電(記者孫飛、李曉玲、王豐)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27日落下帷幕。本屆文博會共展出文化産品超過10萬件,設置了67個分會場,主會場、分會場、各相關活動點總參與人次205.04萬。

  本屆文博會首次嘗試線上線下結合辦展,線下設置6個展館,共12萬平方米。雲上文博會平臺通過模擬線下場景,將6個展館展覽內容線上上進行同步展示,並增設網際網路館和“一帶一路”·國際館。主會場共有2468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展,另有868家機構和企業線上參展。

  本屆文博會主要聚焦建黨百年主題,聚焦服務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聚焦新型文化業態培育,聚焦展示文旅融合發展新成效,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聚焦服務模式創新。

  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博會上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主題展覽展示活動隆重熱烈。如四川長征幹部學院與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以“視頻+海報”形式,在四川館展出紅色教育培訓素材;策劃舉辦“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紅色主題大展”,百幅近現代大師的經典畫作藝術化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光榮歷史等。

  在文博會上,多個“科技范”十足的文化展品吸引觀眾駐足體驗。在文化和旅遊部展區中心,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鳳凰數字科技帶來的文物名畫《千里江山圖》的動態數字長卷,在人們眼前緩緩流動。

  “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數字科技正不斷賦予傳統文化遺産新生命。”京東方科技集團執行副總裁姚項軍説。

  本屆文博會特設粵港澳大灣區館,集中展示“9+2”城市群及廣東其他地市的文化産品和合作成果。在澳門創意館,展館設計融入澳門特色建築元素,匯聚多個澳門文創品牌,展品中一隻沒有殼的小烏龜引人注目。

  “小烏龜是來自澳門鴨涌河公園的紅耳龜,它的名字叫何小涌,它的設定是一齣生就沒有龜殼的小烏龜。它一開始很在意自己的情況,但是後來他慢慢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做自己。”植豆動畫創始人岑健恒説,希望通過這次文博會,讓內地不同城市的居民,更多了解澳門的動畫角色或者文創內容。

  自2004年創辦以來,文博會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成為引領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和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9月23日,參觀者在第十七屆文博會山東展臺了解曹縣相關企業製作的漢服。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9月23日拍攝的第十七屆文博會會場外景。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9月23日,參觀者在第十七屆文博會上觀看太和殿模型。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9月23日在第十七屆文博會上拍攝的澳門設計師帶來的作品。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9月24日,參觀者在第十七屆文博會上海展臺了解文創産品。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9月24日,工作人員在第十七屆文博會北京展臺演示傳統織布手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9月24日拍攝的第十七屆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館。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