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大電影助力國産科幻題材彎道超車

2021-09-14 08:50:00
來源:文匯報
字號

  《火星異變》海報。 《太空群落》海報。 製圖:李潔

  應該説,近日愛奇藝的《太空群落》迅速把觀眾拉入了一個充滿科幻、懸疑、驚悚元素的世界。根據2021年《Z世代觀影偏好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科幻電影以45%的受歡迎程度排在年輕人最喜愛的電影類型第二位,説明科幻電影具有持續廣闊的發展前景。

  導演唐季禮曾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球票房最高的前100部電影裏動作科幻片佔81%,因此他建議通過拍攝此類作品讓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但是科幻電影投資成本高、市場風險大,而中國拍攝此類電影的經驗和技術儲備不足。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拍攝投資成本較低的“網路大電影”積累經驗和人才,不失為一條可選擇的路徑。

  國産科幻電影與國外大片仍有差距,網友呼籲要寬容

  火星的大氣層很不安分,到處都是狂沙亂卷,能見度很低。一艘飛船搭載著剛剛執行完探索任務的宇航員,正在返回太空途中,尖利的警報聲突然響起,雷達發現不明物體正在接近——一條體型長達數百米、外形類似鯨的“鯤”竟然在火星大氣層裏游動,輕易地把飛船當作一顆“花生米”吃掉了。《火星異變》一開場就把觀眾“震住了”。

  近期,一批網路科幻電影集中上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骨朵數據熱度指數周榜(8.30-9.5)顯示,《火星異變》《重啟地球》《太空群落》三部科幻類型劇進入前5。此前,騰訊視頻宣佈製作《開端》《群星》兩部科幻電影的同時,也列出了多部待播的科幻“網大”。不錯的播放熱度,再加上集中呈現的態勢,讓業內人士關注中國科幻電影能否通過“網大”的途徑實現超速發展。實際上,科幻題材不僅兼具了娛樂和科普的雙重功效,也是商業回報相當高的電影類型之一。比如目前中國電影票房最高的《流浪地球》是科幻電影,而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的《阿凡達》也是科幻電影。但是相比國外每年層出不窮的科幻大片,中國的科幻電影無論是品質還是産量都有較大的差距。

  據觀察,近期網播的這幾部科幻電影的網路評分都不高。《火星異變》的一位觀眾留言:“被預告片裏的鯤給騙進來了,電影裏有很多外國大片的影子。”《重啟地球》的一位觀眾評價:“雖然特效不錯,但劇情實在太尷尬了,看不下去。”不過,也有不少網友發聲,認為應當對國産科幻電影寬容一些,如網友“小山”表示:“《太空群落》作為一部投資不到1000萬元的作品,肯定不能和國外那些投資幾億美元的大片相比,我們應該用包容、支援、鼓勵的心態去看待它。”

  成本低、風險小,不妨通過“網大”來加速國産科幻電影發展

  目前據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今年分賬票房最高的網路科幻電影是《火星異變》,不到1000萬元。而去年全年共上線32部科幻網路電影,票房破千萬的只有一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正在院線熱映的科幻電影《失控玩家》,票房已經達到4億元。不過,雖然票房差距懸殊,但也説明中國國産科幻電影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要提升中國科幻電影的水準,先得找到差距在哪。比較矛盾的是,觀眾欣賞水準較高反而可能是國産科幻電影發展的難點之一。多年來,中國觀眾習慣於在影院中欣賞國外熱門的科幻大片,變相讓觀眾對國産科幻電影製作水準更為挑剔,對沒有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網路科幻電影,很多觀眾就會選擇不看。

  此外,中國觀眾沒有形成穩固的科幻影迷,因此對那些概念硬核、劇情複雜的科幻電影接受程度較低,如《太空群落》劇情涉及到了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不少觀眾沒看明白: “飛船上一共93名船員,後來死了93個,那女主角為什麼是活著的?真是莫名其妙。”這條評論被很多持有相同困惑的觀眾點讚上了高位。

  不過,觀眾基礎和影片品質是相輔相成的,國內外科幻電影更大的差距在於製作水準和投入成本。奇樹有魚公司李思文認為,需要不斷有好的作品持續吸引更多觀眾,才能真正激活科幻電影市場。

  目前,中國科幻電影在人才、劇本、美術、後期等各個環節上均存在短板,並且國外科幻大片投入成本動輒數億美元,而絕大部分國産科幻電影還不具備承擔如此巨大市場風險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不妨鼓勵和支援投入成本較低的“網大”去探索適合中國市場的科幻電影,加速相關經驗和人才的積累。很多時候,質變會建立在量變的基礎上。記者 衛中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