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史展覽館打開“時空隧道”

2021-08-02 09:1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頭頂上,瀘定橋鐵索淩空橫跨,紅軍戰士前仆後繼、攀爬向前;放眼望去,高聳的雪山寒風凜冽,幾名戰士正用力地試圖搖醒受凍昏迷的戰友;再向前看,泥濘的草地上大雨傾盆,一隊紅軍正艱難前行……正面向公眾開放的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以下簡稱“黨史展覽館”)裏,除了大量文物實物、歷史照片,展覽還通過多种先進技術,逼真再現了80多年前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長征場景,讓人切身感受紅軍戰士的英勇不屈。

  為真實還原長征場景,項目團隊查閱50余萬字的黨史文獻,與相關專家反覆探討考證,整理出7萬多幅歷史照片,借鑒了50多部影視作品內容;還到瑞金、遵義、夾金山、松潘草地等地現場走訪調研,參觀甕安縣檔案史志館、瀘定縣博物館等30多家展館,蒐集到大批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項目團隊還運用自主研發的智慧雲中控系統,打造逼真的4D觀影場景,使觀眾身臨其境地體會長征的艱辛。

  為了讓史料生動鮮活起來,為了和當代年輕人産生更多連結,黨史展覽館創新運用現代化的聲光電科技手段,還原了很多真實的歷史場景,讓觀眾以親歷者身份步入一段段歷史場景,給人直擊心靈的震撼。

  “黨史展覽館為我們打開了一條‘時空隧道’,把原本印在書本上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通過文物實物、檔案材料、圖片視頻和復原景觀生動、立體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近距離感受到中國共産黨百年來篳路藍縷、頑強奮鬥的偉大歷程,極大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剛從湖南湘西支教回來的清華大學新聞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楊鵬成説。

  在中國共産黨“一大”會址實景展示區,由LED顯示屏打造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葉紅船”記載著中國共産黨誕生的歷史時刻。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舉行,推開展覽館中按1:1比例打造的大門,時光仿佛回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展覽館三層的中國鐵路展區內,“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幾個大字異常醒目。這裡展出的車型為復興號CR400BF型,基本按1:1的比例設計製作,模擬線路為京張高鐵,最高模擬駕駛時速350公里。復興號模擬駕駛艙前,觀眾們興奮地排著隊,等待當一回高鐵司機,推一回手柄,體驗一把“中國速度”。

  在百年長廊展示區,左右對稱的超高清LED顯示屏,用圖片與視頻資料,展示了中國共産黨百年來的輝煌歷程。一群群年輕人的目光由新奇到驚嘆,爭相拍照留念。

  “快看!1977年的高考試卷!”在一個觸摸屏前,幾個參加完高考的學生很興奮,一邊翻閱著40多年前的高考試卷,一邊低聲交換著答案。

  除了生動逼真的復原景觀,沉浸式體驗裝置“大美中國”“中國夢——夢想能量互動裝置”,種種年輕人喜歡的互動式、情景式設計,讓展覽別有趣味。

  在展覽的尾聲,一個“時空隧道”跨越百年,選取了1921年、1949年、1978年、2012年、2020年5個重要時間節點,天翻地覆的變化在光影變幻中直抵人心。隧道的盡頭,8個大字重若千鈞,訴説著中國共産黨人跨越百年、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一批批年輕觀眾走進黨史展覽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猶如在翻看一本立體黨史書,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砥礪奮進的百年曆程。黨史展覽館陳列著歷史,自身卻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據了解,展覽館共申請了5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1項,多種數字科技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讓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重溫紅色記憶,感受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