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交響樂團試水版權開放

2021-07-07 08:44: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在新作輩出的年代,如何避免演完就壓箱底、“一次演”的尷尬?上海交響樂團做了新嘗試。

  從7月2日起,上海交響樂團委約的四部新作《中國頌》《我們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輩》《逐浪心潮》面向社會開放版權,為期兩年。無論職業樂團還是非專業的學生樂團、市民樂隊,只要對作品有興趣都可以來演。只需登錄上交官網,聯繫樂隊譜務索取四部作品樂譜即可,排演過程中無須支付任何版權費用。

  這種開放版權的做法在業內極為少見。對此,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開放版權為傳播優秀作品提供了更優質的土壤,讓更多的樂團能夠演奏新作品,也給了新作品反覆實踐、打磨和傳播的機會。讓好作品在不斷的演繹中流傳下去。”

  起因

  “一次性”作品令人擔憂

  作為一支與國際接軌的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十分強調版權規範,每年要花大價錢在租賃樂譜上,尊重作曲家的勞動成果,推動古典音樂領域的版權意識。為何會突然轉而開始嘗試版權開放呢?周平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今年委約了四部作品,也一直在探討作品創作的問題。近年來業內也在反思,為什麼我們反覆演奏的都是以前留下來的作品,現在的卻很少?原因之一可能在於以前的作品比較少,有一定數量的平臺支援,作品打磨是非常連貫的。而近年來,全國各地涌現出許多新作,首演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便被塵封起來,無人問津。”在周平看來,這對於好作品來説太可惜了,“演出必須得有量的積累,對傳播度、互動和參與度都會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希望通過開放版權的方式,鼓勵更多人來演,讓好作品在不斷的演繹中流傳下去。”

  破圈

  開放版權牽涉巨大工作量

  《中國頌》《我們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輩》《逐浪心潮》都是建黨百年主題委約的四部新作,為了能被更多觀眾熟知,上海交響樂團在創作生産和演出機制上進行了不少新探索。周平介紹説,“委約作品在正式演出前,先進行片段試演,由專家提意見後再去修改;隨後,上海交響樂團又第一次嘗試攜委約作品先到北京、杭州、贛州、長沙、武漢、延安等六地“紅色巡演”;最後再回到上海駐場演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委約作品走出圈子,大大提升了新作品的傳播度和影響力。”

  通過反覆演奏才能發現問題並做出調整。紅色巡演結束後,幾位作曲家再次調整修改,在上海首演的舞臺上,于陽的《中國頌》較巡演時新增了80人的合唱團(Echo合唱團)及10位站在舞臺側面的小號樂手,使得作品更加磅薄壯闊。

  7月2日,四部委約作品相關的四場《建黨偉業》專題音樂會剛剛落幕,周平便對外宣佈,“不管是專業、非專業團體,只要對作品感興趣,都歡迎大家來演。”

  作為委約方,上海交響樂團和作曲家簽署的合同裏約定,從交稿之日起兩年內,樂團享有作品專有權。此次樂團倡議的版權開放期即為兩年,任何團體都享有演出機會。兩年後著作權將交回作曲家手上,維護創作者權益。周平表示,要做出這個決定需要下很大的決心,而且不光是決心的問題,還有很多繁瑣的工作。“開放許可權後,上海交響樂團還會跟進和落實後續服務,協助解決四部作品的譜務問題。同時,把四部作品的演出錄音、錄影上傳到上海交響樂團的數字音樂廳,供有需要的團體參照。這些服務表面看起來簡單,其實牽涉到繁雜的、巨大的工作量。”

  業內

  “很有遠見”,作曲家聯手支援

  對於上海交響樂團的做法,幾位作曲家都表示贊成。作曲家于陽表示:“很多新作演一次就消失了,很幸運我們的作品可以多次上演,這樣一部作品才能獲得真正的生命力。”

  “這個嘗試非常好,很有魄力。”作曲家楊帆在接受北青報記者專訪時認為,這種嘗試有助於提高作品的演出率,對於作曲家水準的提高有很大的益處。“這次開放版權讓作品有更多演出的機會,體現了樂團博大的胸懷,很有遠見。我覺得會開創一個很好的範例。”

  在本月即將舉行的上海夏季音樂節上,學生節日樂團的孩子們就將演繹作曲家楊帆的作品《父輩》片段。對此,楊帆表示,“每個樂團的音樂風格和強項不同,學生樂團更多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來演奏作品,帶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對於作品的打磨和提高會帶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據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透露,四首委約作品消息一齣,目前已經有八支樂團要借版權開放的譜子。周平表示,上海交響樂團還計劃面向全國發出倡議,並向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聯盟發佈消息,鼓勵更多樂團來演奏。在此基礎上繼續打磨這四部作品,並在明年作進一步修改和整合。

  文/記者 田婉婷 統籌/劉江華

  供圖/上海交響樂團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