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展卷讀史至千里——《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筆談

2021-05-11 08: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11日訊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1979年至2019年,從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1·2”重要講話,兩岸關係歷經風風雨雨,走上了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前進道路,兩岸人民歷經分分合合,建立了你來我往、親望親好的深厚聯結。九州出版社最新發行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從縱、橫兩個維度,全面勾畫了這一時間段兩岸關係反覆曲折的演變進程。透過書中的文字,穿越40年的兩岸歲月,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了共謀祖國統一、共促民族復興的信心和決心。

  滾滾長江,奔流不息。回望過去的40年,兩岸關係自破冰以後,各領域交流交往從涓涓細流匯聚成浩浩大潮,跨越歷史的鴻溝,衝決親情的藩籬,形成了今天不可逆轉的和平發展態勢。兩岸關係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中,我們看到的是 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正確決策,感受到的是兩岸人民不能割捨的血脈親情和呼喚和平的熱切心情,體會到的是兩岸經濟社會全面深度融合的必然趨勢。當第一位臺灣同胞回到祖國家園,第一家臺灣企業進入天津市場,第一名臺灣遊客踏上津沽大地,津臺交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間接到直接、從單向到雙向,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良好格局。作為大陸首批開放的兩岸海運直航港口,2008年在天津舉行了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與上海的兩岸空中直航、北京的兩岸直接通郵,共同見證了海峽兩岸進入“大三通”時代的標誌性時刻。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政治交往取得歷史性突破,將兩岸關係發展推到了新的高度。儘管2016年臺灣地區政黨輪替後,兩岸和平受到嚴重衝擊,但是我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有力維護了臺海形勢的和平穩定,進一步昭示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伴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天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深入推動各領域交流交往,切實增加在津臺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積極爭取和平力量,為實現祖國統一創造和積累條件。制定出臺天津惠臺“52條措施”和“46條措施”,聚全市之力打造“川廣魚大、山高木修”的良好政策環境,使廣大臺胞臺商安心舒心地在津學習、就業、創業和生活。深化津臺經濟聯繫,每年舉辦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和臺灣商品博覽會,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計批准設立臺資企業2466家,合同投資總額176.3億美元,津臺貿易總額298.7億美元。深化津臺交流合作,依託社區、學校、行業協會、專業社團、社會公益組織等,加強各領域互動交往,重點開展兩岸媽祖緣系列活動、津臺青年交流活動、津臺社區交流活動、津臺文化交流活動,日益形成津臺更加緊密的社會聯繫,持續強化民眾更加深厚的血脈親情。南開大學獲批成為“兩岸關係研究基地”,天津兩岸青年中心和101創客MOHO中心相繼獲批成為“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天后宮獲批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走過千山萬水,仍須跋山涉水。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們要從新的時代起點出發,善於在歷史規律中看清大勢,從紛繁表像中把準脈搏,堅定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正確道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1·2”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綜合佈局、精準施策,推動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在天津落實落細,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共擔民族大義,共襄和平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作者:天津市臺辦主任 張 勁)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