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扒皮”形象作者高玉寶去世 《半夜雞叫》有他童年影子

2019年12月06日 08:5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袁秀月)據媒體消息,12月5日16時12分,知名作家高玉寶因病逝世,享年92歲,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2月7日在大連市殯儀館舉行。高玉寶曾創作多部長篇小説,其中,惡霸地主“周扒皮”便是出自於他的自傳體小説《高玉寶》。

  瓦片釘子學寫字

  高玉寶是農民出身,1927年4月6日,他出生於遼寧瓦房店孫家屯村的一戶貧苦農家。8歲時,他上了不到一個月的學,就被頂債去當長工。9歲時,他隨父母逃難到大連當童工,15歲替久病的父親到大連復縣華銅礦當勞工。1947年11月,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正是在行軍途中,高玉寶學會了識字寫字。

  高玉寶曾説:“那時我沒有紙、沒有筆,就找來十幾塊黑色瓦片背在身上,再把釘子磨尖了在瓦片上刻字來學習,在行軍途中,我比別人多背了十幾二十斤的瓦片。”

  沒有老師,他便請識字的人在瓦片上刻“紅、黃、藍、天、地、人”等字,在心裏默念字的形狀、筆畫及其字意。後來,他做了軍郵員,有機會要一些鉛筆頭和廢紙,這才告別了瓦片與釘子。

  憑著這樣的毅力,高玉寶將自己的故事寫成了小説。部隊南征北戰,他也跟著從北方打到南方,一直打到湖南、廣西、廣東,先後立了六次大功,兩次小功。一邊行軍,高玉寶一邊寫書。1951年1月28日,他終於寫出了20多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説《高玉寶》的草稿。

  《半夜雞叫》竟是畫出來的?

  與其説寫,不如説是“畫”。因為很多字高玉寶都不認識,想寫的故事又有很多,於是他想出了一個笨辦法,不會寫的字用圖畫或符號代替。

  “半”字不會寫,他畫了半個窩頭代替。“夜”字畫了顆星星表示夜晚。“雞”的繁體字最難寫,他畫了一隻雞代替。“叫”字好像在課本上見過,可是他怎麼也想不起來,便畫了一張大嘴,張著口大叫的樣子。《半夜雞叫》就是這樣“畫”完的。

  高玉寶的小説完成後,名字一直沒有定下來,有人提議《童年的高玉寶》,有人建議《我的童年》。最後是羅榮桓看完小説一錘定音為《高玉寶》。

  1955年,《高玉寶》出版發行,隨即引起熱烈反響。他每天都收到不少來信,最多時一天收到200多封,裝了滿滿三大木箱。後來,根據其改編的兒童劇和電影《半夜雞叫》更是家喻戶曉,其中,惡霸地主“周扒皮”便出自於此。

  《半夜雞叫》的故事曾引起很多共鳴:地主周扒皮為了辭退辛苦一年的長工,不讓他們拿到應得的工錢,想出了半夜學雞叫的損招。當時,“周扒皮”成為了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遇見黑心老闆時,人們還是會罵上一句“周扒皮”。

  “能夠工作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1954年,高玉寶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深造。1962年,高玉寶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成為瀋陽軍區專業作家,師級幹部。

  為了創作,他到部隊、工廠、礦山、農村體驗生活,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幾十年來,他筆耕不輟,先後創作了長篇小説《春艷》《我是一個兵》《高玉寶續集》,還發表了一些短篇小説、散文、報告文學、詩歌等。

  他曾説:“文學是一塊凈土,又是一座高山,也許我不會攀上峰巔,但我會全力以赴盡力拼搏。”

  1988年,61歲的高玉寶正式退休。除了寫書,他還把舊社會普通百姓的苦難生活和新社會的巨大變化講給大家聽。幾十年來,他先後作報告5000多場,聽眾達500多萬人次。

  83歲時,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每每想到已犧牲的戰友,就覺得自己能活到80多歲,能夠工作是件多麼幸福的事。他説:“我就覺得我不能停下來。”

  2019年12月5日,高玉寶的時間永遠停在了92歲,願他一路走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