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副中心有了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2019年08月19日 09:19:00來源:北京青年報

  副中心有了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開業三個月 此前營業至晚10點 客戶以附近居民為主

  北京通州首家24小時書店“閱青山”于昨日正式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今年5月18日,作為北京首家文創産業園區的24小時書店,“閱青山”于東郎通州電影創意産業園開業。三個月後的8月18日,它正式開啟24小時“不打烊”模式。北京青年報記者于營業首日來此探訪。

  客流主要集中在週末

  “店名閱青山三個字是來源於清代紀曉嵐書齋的題聯‘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 。’”店員介紹。

  北青報記者看到,書店共計兩層,據介紹,目前店內現有圖書一萬餘個品類,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哲學、財經、藝術設計、兒童讀物等多個品類。還有各類文化創意衍生禮品,比如手工藝品、電子産品等。書店還會不定期舉辦各類活動。在店內海報上寫有會員優惠活動,365元購買一年的會員權益,就可以享受全年全場圖書7.5折等優惠。

  閱青山書店的一層除擺放有精品書籍外,右側是咖啡加工區,左側則設置有獨立的兒童閱讀區。

  順著木質的臺階到達二層,這裡的圖書包含了旅遊、經管、育兒、中外文學等,還設置了很多桌椅。這裡是書店的消費區,店員明確表示,不強制消費,但顧客都很自覺地點杯飲料才落座。

  咖啡廳的負責人慕先生也表示,從客流量上看,主要集中在週末,顧客有來看書學習的,也有帶著筆記型電腦辦公的。“考慮到客流量大時,二樓的座位不夠用,現在正計劃在一層再佈局一些桌椅,以滿足顧客需求。”

  不用點飲品也可隨便看書

  據店員介紹,因為現在正值暑假,兒童閱讀區每天都會有家長和孩子光顧。

  “這裡可以不用消費,就能坐著看書。 ”在兒童閱讀區有一塊很大的空地,有家長正帶著孩子在挑選書籍,選完後接著拿一塊坐墊放在地上安靜地閱讀起來。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有很多顧客點完咖啡後,會直接去二樓的讀者閱讀區。大部分人都是自帶書籍來此學習,有的在電腦前敲字,有的在紙上寫寫畫畫。

  上大一的王同學正在復習英語,準備四級考試,對面坐著的是她的媽媽,媽媽正在準備會計中級考試,“我是第一次來,一塊陪著孩子學習。這裡的環境好安靜,點一杯茶就能坐一天,挺好的。之前我們都是去附近的圖書館,但那裏人太多。”

  根據情況安排夜間排班

  家住附近的董女士10點多來到這裡時只剩一個位置了。北青報記者看到,她的面前放著一本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真題集。“我是從朋友圈看到的這家書店的資訊,上週末在這裡呆了兩天,還不錯。之前都是去臺湖圖書城,但是那裏沒有座位,只能坐在臺階上。因為馬上就要考試了,所以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復習下。”對於書店正式開始24小時營業的時間,董女士稱,“早就在新聞上看到了。”

  學廣告專業的王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家就在附近,她是從網上得知這裡有家環境不錯的書店。“我這是第二次來,第一次從上午待到了下午6點多,這裡晚上10點就關門了。”但她對於今天書店就要開啟24小時模式的消息並不知情,“因為不會學到那麼晚。”

  記者在現場採訪了一些顧客,當聽説這是通州第一家24小時書店時,他們表示“挺開心、通州越來越現代化了”“以後會在夜深人靜時來感受一下”。

  慕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實園區裏也有很多店是在打造夜間經濟模式,比如一些酒吧大多是深夜營業,晚12點到2點。周邊的小區比較多,他們也想從做文化的角度,再根據客戶和市場的需求探索24小時書店這種模式,通過開展讀書會等活動來豐富周邊居民這方面的選擇和需求,“而且此前通州也沒有這樣的書店,同時也是為了吸引一部分人群的需求,不用再大老遠跑去別的地方去體驗了。”

  據店員介紹,其實早在5月18日,就已經開始試營業了,只不過當時的營業時間是早9點至晚10點, “今天是正式開啟24小時模式,通過前三個月的運營,客流量主要集中在週末,目前的顧客也主要是附近的居民。”

  店員也坦言,其實目前知道的人還不是很多,“今天是早9點開的門,然後一直持續性地進行24小時營業,再根據情況進行夜間排班。”

  文/本報記者 宋霞 攝影/本報記者 黑建軍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