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吉爾吉斯斯坦一座千年古墓發現諸多中國元素

2019年08月18日 12:5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文龍傑)剛從吉爾吉斯斯坦考察訪問歸來的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中外物質文明交流研究學者多麗梅博士透露,吉爾吉斯斯坦近年來考古發掘的一座千年古墓中,已發現諸多中國元素,包括其墓葬形制與中國遼代晚期墓葬相似、墓中出土12隻玉碗等,這對推動中吉學者深入開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多麗梅18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説,在吉爾吉斯斯坦一座千年古墓發現諸多中國元素,是她這次為期一週考察訪問行程的重要收穫之一。該墓位於吉爾吉斯斯坦科奇科爾山谷的科克塔什,也是吉國境內首次發現地下磚結構雙墓室墓葬,綜合考慮墓葬佈局、墓室及建築材料並通過碳14對人骨的測定,吉國考古學家認為科克塔什陵墓建造時間在11世紀到13世紀之間。

  根據考古資料和仔細觀察墓葬形制,科克塔什陵墓和中國遼代晚期墓葬形制極為類似:遼代晚期墓室平面已開始出現八角形或六角形,科克塔什陵墓為平面八角形;磚砌築墓葬在遼晚期已出現,科克塔什陵墓為磚砌穹隆頂雙室墓;遼晚期墓室內皆置棺床,隨葬品簡化,科克塔什陵墓內有相似的磚砌棺,隨葬品也極為簡化。此外,科克塔什陵墓還發現12隻玉碗,吉爾吉斯斯坦之前考古發掘中從未有過類似遺存,也應該和中國元素相關。

  該墓葬在1988年被附近居民發現後多次被盜擾,這也為研究帶來困難。目前,科克塔什陵墓已完成第一階段發掘工作,附近相鄰墓葬挖掘尚未啟動,隨著遺址的不斷發現和研究,吉國墓葬考古將成為探索該地區與中國元素相關的重要媒介。

  多麗梅希望圍繞科克塔什陵墓發現的諸多中國元素,能吸引中吉相關學界更多關注,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更廣泛、深入開展交流與合作研究,厘清中華傳統文化和物質文明在中亞的傳播、融合和發展的脈絡,以進一步推廣“絲路文化”,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她説,考察訪問期間,吉國家科學院院長穆拉特·朱馬塔耶夫與中國專家學者舉行座談會時也表示,吉方願意全力支援與中方的學術合作,希望雙方共同促進古代歷史研究領域的合作更上一層樓。

  據了解,中吉兩國間人文交流近年來不斷擴大,雙方在歷史領域的合作尤為突出,主要合作項目包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持的關於歷史文獻的基礎研究,極大推進了吉方歷史研究進程;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吉國家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聯合開展的“紅河遺址”發掘工作,在完成第一階段合作協議後,雙方商定未來將繼續進行合作。(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