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媒體人荊楚行 探尋神農架綠色發展“密碼”

2019年08月14日 09:14: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8月13日電(記者張芽芽)“神農架的大健康産業與周邊省市相比有什麼特色?”“金絲猴作為神農架標誌性物種,其保護有哪些成果,又面對哪些挑戰?”“神農架是湖北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産地,在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方面,如何實現平衡?”……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正在湖北省舉辦,19位記者到訪神農架林區,並圍繞生態環境、産業發展、物種保護等領域紛紛提出問題。

  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林區,是世界自然遺産地、國家公園試點區,地質地貌複雜多樣,景色瑰麗多姿。

  來訪記者均感嘆于神農架的空氣清新、景色優美。“神農架是一個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已三次到訪神農架的臺灣古都廣播公司總經理蘇恩恩説。

  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是神農架發展生態旅遊、全域旅遊的依託,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百姓的愛護。

  林區政府副區長沈紹平表示,近年來神農架實現了由木頭經濟向旅農林為主導的生態經濟的轉變,已經進入綠色發展階段,著力建設世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

  “林區嚴格實施分級分類管控、有區別的開發,嚴守生態紅線。”沈紹平説。

  在生活區、旅遊區,神農架推動“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景區內廁所均為生態環保廁所,並實現生活垃圾基本無害化處理。

  據介紹,2018年,神農架接待遊客1590萬人次,同比增長20.1%;實現旅遊經濟總收入57.3億元,同比增長20.3%。臺灣遊客赴神農架觀光旅遊逐漸熱絡,已突破萬人大關。

  作為神農架的“老朋友”,蘇恩恩熱心為旅遊業發展出主意。他指出,近年來神農架交通條件有了長足進步,已有飛機通航,未來還將有高鐵開通,應加強對外界宣介交通設施的進展。

  蘇恩恩指出,神農架可以在金絲猴和野人傳説方面發力,製作專題紀錄片,並針對臺灣遊客專項推介,以擴大知名度。

  生活在神農架的珍稀瀕危動物金絲猴是湖北生態的旗艦物種,兩岸記者格外關注金絲猴的保護工作。

  到訪金絲猴研究基地時,兩岸記者紛紛向研究人員詢問金絲猴的習性、生存情況和種群數量等。

  據介紹,神農架金絲猴為川金絲猴相對獨立亞種,這裡為大陸金絲猴分佈最靠東部的區域。

  有的記者還特意壓低聲音,在不影響金絲猴活動的前提下進行現場直播,向觀眾實時介紹這毛色金黃的可愛生靈。

  在神農架整體生態保護中,金絲猴被放在了重要位置。1990年至今,金絲猴種群規模由500余只上升到約1300隻,棲息地面積從130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的280平方公里,均實現了翻倍。

  “金絲猴的保育不僅是對一個物種的保育,還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周圍植物種類的豐富,這反映了生態大環境的良好。”東森新聞雲新聞部大陸中心組長曾俊豪説。

  曾俊豪説,金絲猴萌態十足,相信會得到臺灣民眾的喜愛。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神農氏而得名,具有神秘的傳説色彩,金絲猴有望為神農架帶來更高的知名度。

  在發展旅遊産業方面,臺灣聯合新聞網資深編輯徐惠菁表示,湖北好山好水好地方,神農架已經形成連貫的旅遊産業環節,未來可以進一步完善軟體設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裡的好風景。

  湖北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吸引兩岸記者關注。湖北省臺辦宣傳處處長伍洋表示,此次荊楚行活動聚焦神農架生態系統、珍稀物種保護,通過兩岸媒體人的報道,增加受眾對湖北的了解,也增進了兩岸媒體之間的交流。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由湖北省臺辦舉辦,今年的活動為第13屆,將於14日結束。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