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趙雁君出任2019中華慈孝文化大使 以書法弘揚慈孝之道

2019年08月14日 09:0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8月13日電(錢晨菲)13日記者從中華慈孝文化節組委會獲悉,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雁君出任“2019中華慈孝文化大使”。8月17日,他將參加在浙江杭州舉辦的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以書法為載體弘揚慈孝之道。

  據悉,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由中華文化學院、中國新聞社和杭州靈隱寺主辦。2015年以來,中華慈孝文化節已成為海內外頗具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品牌。2018年,李玉剛、齊豫、朱哲琴和何水法等知名藝術家受聘為“2018中華慈孝文化大使”,為慈孝“發聲”。此次趙雁君的加入,將進一步擴大慈孝文化的影響力。

  “從漢字的成形伊始,‘孝’字就承載了中華民族慈孝文化的印記,最早見於36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字中,其字形‘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意在‘善事父母’,形像地刻劃了老人呵護子女,子女待奉老人的‘老慈子孝’圖像。而孔老夫子的一部《孝經》,又把孝道文化提升為人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作為一切人倫道德的根本。又諸如唐賀知章草書《孝經》、孟郊詩章《遊子吟》、元郭居敬編錄《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及民間廣為流傳的《父母恩歌》等等,將孝道文化深深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中。”作為藝術家,趙雁君對慈孝文化頗有研究,並常常致力於傳承與弘揚工作。

  2016年,趙雁君出席中華慈孝文化書畫展。在參觀完100余幅以弘揚社會正能量、倡導慈孝文化為主題的書畫作品後,他説,“慈孝文化作為人性之真善美的主要基點,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內核,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據悉,在藝術深造路上,趙雁君偏愛對行草書的研究,他對行草書的創作建立在“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基礎上。如果説“二王”成為了其創作的向心力,那麼“二王”父子之間的家風傳承典故,則讓趙雁君充分認識到好家風對於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性。

  “慈孝是良好家風的具體體現之一。要端端正正寫字、老老實實做人,要尊老愛幼……我始終不忘父母的諄諄教導,並以家風家訓的形式傳承給孩子。”趙雁君説。

  此次,對於受聘成為“2019中華慈孝文化大使”,趙雁君表示深感任重道遠,“文藝界正在努力踐行以明德引領風尚,堅定文化自信,堅守藝術理想,用文藝載體傳承弘揚中華慈孝文化亦應成為文藝界的本職。我們要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感恩之心,更要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孝道之行。我們應從點滴小事做起,把‘慈孝’體現為大孝、大愛、大義,為譜寫新時代慈孝文化新篇章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此,趙雁君精心創作大字行書作品《孝》奉贈本屆慈孝文化節,以表他的真情與支援。

  據悉,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包括“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開幕式暨慈孝人物頒獎盛典”“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和“2019中華慈孝感恩音樂會”等精彩活動,將進一步闡釋“慈孝”文化,向社會樹立“慈孝”典型,宣揚慈孝之美德。(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