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舒婷:口水詩也可以有詩意

2019年07月13日 08: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麗江7月12日電 題:舒婷:口水詩也可以有詩意

  中新社記者 高凱

  “口水詩也可以寫得有詩意,能打動人;能打動人的詩就可以是好詩。”著名詩人舒婷12日在雲南麗江表示。

  舒婷當日在麗江參加此間“十月文學館”的開館儀式並參與相關的文學活動。在談及詩歌在當代的眾多新的形式和特點時,這位曾經以《致橡樹》打動無數讀者的詩人表現出非常寬容的態度。

  “時代一直在向前,新媒體、多媒體,直到現在的全媒體時代。新時代下,詩歌的語言,文學的語言,藝術的語言,包括攝像的、繪畫的語言,它們會産生什麼樣的變化?這正是我們應該關心、探討的。”舒婷説。

  作品語言簡潔唯美的舒婷坦言自己有“語言潔癖”,“我對詩歌語言是很挑剔的,可以説是一個語言的潔癖者。我非常在意每一個字的使用,但後來也發現,這方面壓力過大也會阻礙表達,太過的話語言會損失張力。語言也需要‘松土’,是為了更好的表達。”

  舒婷堅信所有的文學語言都與生活息息相關,作為詩人對於語言的敏感度令她強烈感覺到生活語言在近些年的顯著變化,“很多網路語言和新的詞彙出現,這樣的語言也已經進入詩歌,很多年輕詩人用新的、當下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生活狀態。”

  對於這其中的“新意”,舒婷認為“沒什麼不好”。

  “我們有過我們的曾經,但現在詩歌語言已經普及了,它已經變化了,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舒婷直言。

  對於詩歌應有的狀態,界內一直有爭論。有觀點堅持詩歌應當是更高一級的文學語言,理想狀態應當與當年屈原的作品相類,是拯救人類靈魂的藝術,而舒婷對此似乎並不執拗。

  她認為,“詩歌可以很生活化,有些打工者寫的詩歌也讓我們非常感動,詩歌如果能夠普及,能夠成為很多普通人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中間的一個橋梁和調劑,我覺得也是非常好的。”

  甚至對於曾經引發“過於隨意,缺乏美感”爭論的口水詩,舒婷也表達了自己的寬容態度,“雖然自己不寫,但我並不抵觸,口水詩也可以寫得有詩意,能打動人;能打動人的詩就可以是好詩。”

  “無論哪一種藝術形式,小説也好,繪畫也好,作者如果能做到有自己的發現,有自己的創新點,無論是口水詩也好,古典詩歌也好,都是有價值的精神財富。”舒婷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