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當劉海粟與馬蒂斯、畢加索及羅曼·羅蘭同框

2019年07月12日 12:52:00來源:新民晚報

  當劉海粟與馬蒂斯、畢加索及羅曼·羅蘭同框

  九十年前,那一場值得紀念的“中國現代美術展”

  ◆ 王琪森

  九十年前,劉海粟從“東方巴黎”的黃浦江畔來到了“世界花都”的塞納河邊,開啟了歐洲美術考察之旅,並主持舉辦了以海派繪畫大師為主體的“中國現代美術”巡展。在展覽上,35歲的他相逢了馬蒂斯、畢加索及羅曼·羅蘭。

  劉海粟在歐洲巡迴展,創作了大量油畫和中國畫,重讀這些作品,生動凸顯了海派繪畫東西兼匯、變法創新、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

  關注並重視劉海粟在海派繪畫國際化交流中的藝術文獻及歷史影響,不光因為這是具有現代美術編年史價值的,也能啟迪今日的我們,如何更好地與世界藝術、國際美術對話。

  蔡元培的不拘一格,鼎力相助

  文化的傳承、藝術的拓展、流派的興盛,需要相應的開放姿態、交流互動及國際性的視野。歷史地看;海派繪畫正是努力踐行了這一方針,因而有力地推動及全面地提升了海派繪畫的歷史地位、藝術成就及海內外影響。劉海粟是頗有世界性眼光的,他是推動海派繪畫國際化交流最初的領軍者與主推手。

  劉海粟于1929年、1933年二度赴歐洲及舉辦《中國現代美術展》,考察畫廊及美術教育,推介中國畫及海派繪畫,達到了國家級展覽的規模,産生了國際性的影響,對中國現代美術及海派繪畫來講,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劉海粟一直想到歐洲去考察美術,從中吸取借鑒有益之處,用以推動、促進中國新興的美術事業。另一方面,歐洲創辦美術學院的歷史很悠久,最早的美術學院産生於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如當時最好的學院之一是波倫亞學院,它大約創建於1590年。而世界著名的美術高等學府——巴黎美術學院則創建於1796年,其辦學經驗、教學方法、師資構成、課係設置及培養學生方面多有可參考之處,這對自己進一步辦好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無疑也大有幫助。但劉海粟苦於沒有經費支援難以成行,蔡元培為了支援他成行,特聘他為大學院特約撰述員,同時受邀的是大名鼎鼎的吳稚暉、魯迅、馬敘倫,而劉海粟年僅三十五歲,可見蔡元培的不拘一格,扶持英才,鼎力相助。1929年的早春2月,劉海粟以大學院駐歐特約撰述員的身份在上海吳淞口乘上了司芬克斯號赴歐考察,他的太太張韻士及兒子劉虎同行。

  劉海粟此次在歐洲各國所主持的《中國現代美術展》歷時一年半,展覽由中國教育部所主辦,因此專門成立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籌備委員會,委員有葉恭綽、吳鐵城、王一亭、吳湖帆、吳東邁、王個簃等,評選嚴格,操辦規範,是體現了當時國內最高水準的美術展。

  緊張而豐富的第一次歐洲之行

  劉海粟到法國後先去了凡爾賽宮和羅丹美術館,然後到盧浮爾博物館臨摹塞尚、倫勃朗、德拉克羅瓦的名畫,參加了法國“春季沙龍美術展覽會”的開幕式,並和傅雷、劉抗等去瑞士采風寫生。回巴黎後,他將油畫《北京前門》送法國秋季沙龍展,不久沙龍展會長即通知該畫經評審入選。11月1日參加“秋季沙龍美術展覽會開幕式”。1930年5月,他將自己在法國創作的油畫《夜月》《玫瑰村之秋》《森林》等送至蒂勒裏沙龍展出,這是法國一流的沙龍展,凡參加者都是藝術大師或名家。為此,巴黎美術學院院長貝納爾熱情邀請其訪問巴黎美院,由傅雷作翻譯。劉海粟以豐富的專業知識、獨到的藝術見解、瀟灑的談吐風度和貝納爾共同探討東西方繪畫及其發展,令這位法國美術學院派掌門人刮目相看,提升了中國美術的世界地位。劉海粟在巴黎期間還參加策劃了中法美術交換展,請中國教育部精選一至兩百件全國美展精品赴法國巴黎展出,然後再將法國美展精品運到中國展出,併為《中國繪畫巡迴展》撰寫了序言。

  1930年6月1日,劉海粟終於來到了嚮往以久的歐洲文藝復興之都義大利,在羅馬、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地專門研究考察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建築、名人故居等,在佛羅倫薩創作了油畫《翡冷翠》。回巴黎後,他創作激情勃發,畫了大量的油畫,如《巴黎聖母院夕照》《塞納河》《落日》等。

  值得一提的是;劉海粟在旅歐的兩年多時間中,自覺地進行藝術研究與學術演講,大力介紹了中國美術及海派繪畫,展現了一位藝術家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強烈的民族自尊和愛國情懷。如他于1931年6月在巴黎拉丁區撰寫了《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序言》等,對經典的傳統畫論進行理論闡述和學術解讀。在此期間,他的油畫作品被個人或國家購藏,如《盧森堡之雪》被法國政府購藏,他的國畫《九溪十八澗》參加比利時獨立百年紀念展覽會,獲國際榮譽獎。

  相會馬蒂斯、畢加索與羅曼·羅蘭

  1933年11月14日,劉海粟乘上義大利郵船“康丁凡特”號赴德國,開啟了他的第二次歐洲之旅。1934年1月20日,劉海粟主持了《中國現代美術展覽》在德國柏林普魯士美術院的開幕式,德國教育部長茹斯特、外交部長賴拉提、東方藝術會會長佐爾法博士及柏林美術館館長屈梅爾博士以及各國駐德大使等3000多人出席,這種盛況在當時柏林的美術界是少有的。1月28日,劉海粟在柏林普魯士學院演講《中國畫派之變遷》。2月10日,在柏林大學東方語言學校演講《何謂氣韻》,並作了示範演示。此後,《中國現代美術展覽》又移至漢堡舉行。5月5日,該展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美術館舉辦,又移至海牙博物館舉行。

  6月10日劉海粟個人畫展在法國巴黎特呂靄畫院舉行,共展出油畫45幅、中國畫80幅。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已蜚聲藝壇的畫家馬蒂斯、畢加索聯袂出席了開幕式。這兩位歐洲畫壇的大師,對古老的東方藝術一直懷有敬意。畢加索1932年就畫過鋼筆水墨畫《吹笛女與裸躺著的人》。為了查考這次會面的歷史可靠性,劉海粟女兒劉蟾推薦了廣州劉海粟資料收藏家梁海波,據其所收藏的1934年8月23日中國香港《天光報》載,馬蒂斯在參觀畫展時對人云:“劉氏以原始化單純化的方式,創造了藝術的新生命。”馬蒂斯還歡迎劉海粟到家中做客。畢加索當時譯作畢伽沙,在展覽中與劉海粟簡單交談後,兩人又在咖啡館作了深入的探討。歸國後劉海粟寫了《新派畫馬蒂斯與畢伽沙》。其後,劉海粟和傅雷三次到馬蒂斯的鄉間別墅做客。劉海粟與畢加索的這次會見,比張大千早了22年,其美術史意義也是應當得到重視並呈現的。此後,劉海粟油畫《西湖之秋》、中國畫《三千年蟠桃》為法國國家美術館院購藏。

  1933年7月27日,《中國現代美術》在瑞士日內瓦歷史美術博物館舉行。28日的午後,羅曼·羅蘭穿著一身考究的白色西服,攜著年輕漂亮的夫人前來,頗有興趣地觀看展覽,羅曼·羅蘭富有詩意地把中國畫中的筆墨效果稱為“經過靈魂的醞釀”。為此,劉海粟在給陳樹人的信中興奮地講:“開幕以來,參觀者達四萬餘人,學者名流皆集焉,大文豪羅曼·羅蘭觀後稱揚不止,對大作《西風消息》尤注意,稱為有音樂的節奏。”羅曼·羅蘭小説最大的藝術特徵被人評為是“用音樂寫小説。”因此,他對畫作《西風消息》的評價“有音樂的節奏”,可見他對作品之喜愛。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