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熱衷養貓,拒絕當眾鑒定藏品……馬未都的收藏人生

2019年07月12日 12:4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如果時間真的倒退30年,我會更加珍惜時間。人到歲數大了以後,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年輕時大把地揮霍,我現在比年輕時還勤奮呢。”説到“年輕”的話題,這是文化學者、收藏家馬未都的感慨。

  在文化圈,馬未都一直是個比較受關注的人物。他創辦了頗具知名度的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收養的“觀復貓”也成了網紅,掀起一股“擼貓熱”。同時,馬未都寫書、做節目,接受採訪就像聊天,言談之間總是帶著一種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

  “老找舒適的環境,沒啥好處”

  “我今天要講蟋蟀,怎麼呢?蟋蟀過去叫秋蟲,也叫鳴蟲。這種鳴蟲對氣侯比我們敏感。”7日,在談到自己新書的時候,馬未都先舉了這麼一個例子。

  這本書叫《觀復貓:我們的二十四節氣》,收錄了24幅結合“觀復貓”與節氣內容的插畫,講述二十四節氣的傳統知識、文化和風俗。馬未都還動筆寫了四時變化的日常故事。

  馬未都生在北京,一張口就帶著明顯的京腔,“對蟋蟀,《詩經》裏就有,説它‘七月在野’,七月份最暖的時候就在田地裏,八月在房檐下,九月就進屋……它是一種生活”。

  “古人跟物候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今天我們很難聽到自然的聲音,我們聽到的是機械的嘈雜聲,美妙的聲音通過話筒處理……我們今天真應該更多走進大自然,感受節氣帶來的變化。”他説。

  天氣熱,人們往往願意吹著空調吃西瓜——親近自然有啥好處?

  馬未都解釋,“年輕人説,這麼熱天我才不出去,出汗。可出汗有什麼不好?證明你機能健全。有一種疾病就是不出汗,急死你。所以老是找這種舒適的環境,對你的一生沒啥好處”。

  觀復博物館裏的那些“貓館員”

  無論在書中還是在提問中,馬未都都會頻頻提到“觀復貓”,這也是記者們相當感興趣的問題之一。而“觀復貓”的由來,最開始跟收養有關。

  也是在創立觀復博物館之後,2003年,馬未都收養第一隻流浪貓,取名“花肥肥”。十多年過去,如今博物館裏的貓已經有幾十隻,統一被叫做“觀復貓”。

  其中,雲朵朵、藍毛毛、麻條條、黃槍槍、花肥肥這五隻萌貓還被賦予了漫畫形象。出書、做周邊産品……“觀復貓”逐漸成了文化圈的一個大IP。他有時自嘲“我是貓的頭兒”。

  去過觀復博物館參觀的人都知道,“貓館員”們的日子相當悠閒。有人擔心過它們會碰到文物,馬未都替貓咪們辯解,“它本身輕手輕腳,你擱那兒幾個瓷器,它從來不會碰到。當然我們得警覺,最重要的文物得回避那個問題”。

  “貓很體貼人,跟你保持不即不離的關係。”馬未都自己也喜歡貓。他每年要寫很多東西,家裏的貓陪著他,但又保持一定距離,“夜深人靜,我們倆之間有的時候還互相曖昧地看一眼”。

  “人和貓之間的關係是互補的,很多時候也是它給你的精神一個慰藉。”馬未都説,他們開始把“觀復貓”當成一件事兒來做,提倡用領養代替購買,“我們每年做的領養活動都很成功,有很多心地善良的朋友把貓領養走”。

  關於“鑒定”的小故事

  觀復博物館火了,身為知名收藏家的馬未都也火了。想找他幫忙鑒定藏品的人一直都有不少,有的甚至會趁他出席活動當面“求鑒定”,每當這個時候,馬未都總能把他的幽默感發揮得很好。

  有一回,在他的新書發佈會上,有讀者想找馬未都幫忙鑒定一件瓷器。他給拒絕了,“我們不當眾鑒定,不是我受不了,而是你受不了。如果要當眾鑒定,首先把120叫過來,萬一你暈過去,就給運走了”。

  “鑒定對我來説很簡單,但不能當眾鑒定是因為涉及到很多層面。”對此,馬未都有過深刻教訓。他講了一件往事:有一年逛地攤時,有個女人讓馬未都幫忙鑒定真假,自己一看,發現這是新的。

  結果,那個女人轉身給她丈夫一個耳光,馬未都站在一邊尷尬得要死。他跟讀者開著玩笑:“我不知道你家裏人在不在這兒,沒法當眾鑒定”。

  “講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文物包括繪畫、包括最高等級的藝術品都以目鑒為準。我所知道的所有科技的鑒定手段對應的都有反手段,可以通過科技的手段欺騙科技。”馬未都透露,所以,目前全世界的重大鑒定都是通過人,就是這個原因。

  “我現在比年輕時還勤奮呢”

  同樣也是因為收藏、因為觀復博物館等原因,在一些人眼中,馬未都算得上“功成名就”。但他自己似乎不這麼認為,“什麼功成名就都是一種世俗的標準”。

  前兩天,馬未都給一本講生命最後一刻的書寫了序。在等書發出來的時候,馬未都就想,以後每年寫一篇關於生死的文章,看看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裏能不能看淡生死,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問題。

  在生理上,永遠“正青春”幾乎是不可能的。馬未都希望,大家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的人生,“年輕最好,什麼都不如年輕好,這是真實的”。

  “隨著年齡增長,你知道年輕是你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刻,有精力,有熱情。”他也調侃自己,“我現在有時候精力和熱情都不夠了。我不能多説,再説我就落淚了”。

  歷史無法假設,年輕不能倒退。但偶爾馬未都會想,如果重新回到30歲會怎樣,“我就會更加珍惜時間。人到歲數大了以後,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年輕的時候是大把地揮霍,我現在比年輕時還勤奮呢”。(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