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寬城背桿:頭頂上的秧歌兒

2019年06月14日 12:39:00來源:北京日報

  寬城背桿:頭頂上的秧歌兒

  本報記者 白波 通訊員 宋立新

  一張塵封的黑白老照片,記錄著一項獨一無二的傳統技藝。

  在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北街村,35歲的村民許雪亮向記者展示了這張照片。只見層層疊疊的人群頭頂,赫然“飄”著十來個身著戲裝、頭戴配飾的孩子。仔細一看,他們身下都有一個成年人手持一人多高的長桿。長桿頂部有一個圓盤,孩子腳踩圓盤,再由綁帶固定。這就是傳承數百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寬城背桿。

  許雪亮是寬城背桿第14代傳承人。他驕傲地告訴記者,北街村就是寬城背桿的發祥地。寬城背桿每逢重大節慶演出,當地人叫“出會”。北街村地處寬城縣城所在地寬城鎮,自誕生以來,背桿也就成為寬城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麻姑獻瑞”“算糧登殿”“穆柯寨”“煙火棍”“血手印”“劉二姐逛廟”……一場寬城背桿出會,通常同時演出十三齣“戲”,都是傳統戲曲中的經典段落。桿上的孩子稱為“上角兒”,桿下的成年人稱為“下角兒”,兩人都帶著戲曲的行頭亮相,二者合一即為一齣戲。出會時,背桿隊伍在縣城主要街道行進,上角兒隨著鼓樂節奏扭動,前方由倣清代宮廷儀仗的黃龍傘、龍鳳旗開道,鑼鼓喧天,浩浩蕩蕩,熱鬧非凡。因此,寬城背桿又被稱為“頭頂上的秧歌兒”。一次出會,所有的演出、工作人員加起來,規模能達到150人。

  北街村的張洪偉還不到10歲,但已經是寬城背桿的一位“資深演員”了。2014年春節,寬城背桿在中斷多年後首次出會。張洪偉的媽媽小時候做過上角兒,誰知道,在家裏看到媽媽兒時出會的照片後,當時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洪偉竟對背桿産生了興趣。57歲的馬英與許雪亮同為寬城背桿第十四代傳承人,提起張洪偉仍然津津樂道:“這孩子身體條件好,也喜歡背桿。一開始他媽説讓他試試,就讓他爸頂著他,結果一試不得了……”

  張洪偉現在已經不再“上桿”,同樣是因為“身體條件”已不允許。“上角兒必須是四到七歲的小孩來當,大了下角兒吃力。”馬英告訴記者,孩子要選膽兒大、個兒高、有表演欲的,如果害怕,還要家長鼓勵。“出會當天淩晨3點開始準備,給演員化粧。孩子吃些點心、雞蛋,不能吃稀的、涼的。早晨7點半上桿,一上就是將近5個小時不能下來,必須得撐住。”

  背桿出會多在農曆正月,天寒地凍,幼小的孩子情緒、身體都難免出現問題,所以上角兒必須安排一些替補。但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會換人,因為為了安全起見,上角兒被牢牢固定在桿上,固定過程也十分繁瑣,“換下來就得全拆。”馬英説。

  上角兒辛苦,下角兒也不好當。一個下角兒最多可以頂三個上角兒,光有蠻勁兒還不行,靠的得是巧勁兒。由於費時費力,唯有出會的時候上下角兒才能到齊,平時下角兒只能在桿上綁著沙袋找感覺,上角兒則進行一些戲曲表演的基礎訓練。

  馬英的父親馬春來在1989年根據記憶繪製的“背桿會模擬圖”是寬城背桿出會最重要的參考資料。服裝的樣式、上角兒的綁法、道具的形態,無不細緻入微,令人讚嘆。

  歲月更替,古老的寬城背桿也在“與時俱進”。例如固定上角兒的綁帶從布的換成了高彈的,既節省時間又更安全。

  自2014年全面恢復後,寬城背桿已連續出會近三十次,還曾來北京平谷演出。這一古老而神奇的技藝綻放出了新的光彩。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