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版協理事長林洋慈眼中的兩岸出版交流30年
從“相見恨晚”到“相互打氣”——臺灣版協理事長林洋慈眼中的兩岸出版交流30年
新華社臺北11月30日電(記者吳濟海、郭圻)73歲的林洋慈從事圖書出版業已達50年,是臺灣少有的“老出版人”,他參與見證了兩岸出版事業30年的交流歷程。林洋慈説,兩岸出版業同仁從相見恨晚、相知相惜,到現在相互依存、相互打氣,深信未來兩岸交流的前景仍是廣闊而美好的。
1945年出生於臺灣南投縣的林洋慈,北上臺北念大學期間,在學校的出版社半工半讀,從此步入出版這一行,並“從一而終”。1971年,在父親的幫助下他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比版協成立時間還早2年。”他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笑著説。
林洋慈説的版協,即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是臺灣出版業成立時間最久、會員最多的協會。林洋慈在臺灣版協1973年成立時即成為會員,2016年他當選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目前,該協會會員單位約200家。
隔絕幾十年後,兩岸文化交流終於在1988年開啟,林洋慈很快投身其中。“30年來,兩岸出版業不但在版權貿易及圖書交易方面穩步發展,在合作出版、編輯、發行、流通等方面也都有廣泛交流。”林洋慈説,兩岸同文同種,血緣相親、文緣相近,在溝通上沒有障礙,在互動上自然熱絡。
擔任臺灣版協理事長2年多來,林洋慈大力推動兩岸交流,臺灣版協參與或共同主辦了第24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第18屆大陸書展暨書籍設計展、第13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第13屆金門書展─臺澎金馬巡迴展等文化交流盛事,足跡遍佈大陸各地。臺灣版協還積極尋求與大陸各省市出版集團合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合作項目,為協會會員與大陸業者合作建立了良好平臺,取得較好成效。
“我自己經營的出版社,通過這些平臺授權或引進的出版品就超過了600種。所有會員加起來,數字不得了。”林洋慈説。
回首30年的交流經驗,林洋慈總結説,兩岸出版業同仁剛開始見面談話之後,總感覺“相見恨晚”;接下來因友好合作而“相知相惜”;但最近這幾年因出版業面臨轉型且受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早已相互依存的兩岸同業,必然經常“相互打氣”,共商合作對策以突破當前困境。
談及臺灣的出版業經營困境,林洋慈説:“臺灣市場小,做出版很辛苦,這幾年更是這樣。”臺灣的出版與書店相關産業面臨劇烈轉型。他介紹,臺灣近五年的書籍出版量雖都維持在4萬種上下,但是出版産值持續降低,書籍的平均消費總額也連年下滑。
他認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民眾閱讀習慣的改變,年輕世代大多經由電腦及手機獲取資訊,看紙質書的人少了,實體書店經營受到衝擊。以前臺北重慶南路有一兩百家書店,現在就剩十幾家了。“在臺灣,暢銷書能賣兩三千本,就不錯了。”他説。
書店的經營慘澹至此,與書店唇齒相依的出版發行業當然好不到哪去。林洋慈認為,不止兩岸,這一情況舉世皆然。
不過林洋慈認為,這些年來大陸推動農村書屋、社區書屋等建設,民眾比以前更重視讀書,所以圖書有銷售空間,大陸出版業同行也因此有更大空間。
30年來多次前往大陸交流,林洋慈見證了大陸出版業的進步。“交流初期,坦白講,我們發現大陸的圖書品質不是很理想。但現在,大陸圖書的印刷、裝幀、校對等,都做得很漂亮了。”他説。
大陸社會的整體進步更讓他印象頗深。“剛去時,北京街上計程車都很少,我坐過三輪車。後來慢慢有麵包車,然後是計程車。現在不少家庭甚至有好幾部車。大陸各地進步很快。”他説。
談及未來,林洋慈説,他會繼續在出版業幹下去。“這麼多年來,我做出版,主要靠理想。”他説,每出一本書,都希望是“優生兒”,希望有益讀者,我們要校對好、減少錯誤。
展望兩岸出版業發展,林洋慈認為,儘管進入數位時代,兩岸的出版發行都面臨産業的變革及競爭,但大家同舟共濟,共謀轉型升級之道,積極尋求新商機、開發新市場。“我對兩岸出版交流合作,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