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將啟 戲曲也能時尚?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 10月23日至12月25日,第五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將在繁星戲劇村舉辦。藝術節期間,將會有18部好戲,70余場演出集中呈現,為觀眾帶來一場傳統文化饗宴。
本屆藝術節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由繁星戲劇村承辦。
小劇場戲曲作為一種新興的戲曲演出形式,以其靈活的舞臺演出樣式,強大的題材包容能力,成為戲曲在當代傳承與發展的新思路、新平臺。它通過新穎、先鋒的形式,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小劇場看戲曲,引領戲曲觀演新時尚,讓看戲品曲的隊伍不斷擴大,促進戲曲的當代傳播。
本屆藝術節精選的18部劇目,既有活在傳統裏的經典,又有當代藝術反覆挖掘的“富礦”。小劇場戲曲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融入時代特色,挖掘現代心理,傳統與時尚、過去與現代,在這裡交織融合。
自2014年起,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已經走過了四屆,前四屆的主題分別是“創”、“韻”、“夢”、“蝶”。第五屆的主題是“融”,旨在突出本屆藝術節的跨界與融合。
本屆藝術節匯集崑曲、越劇、粵劇、梨園戲、淮劇、晉劇、秦腔、豫劇等代表性劇種,共有18部好戲、70余場演出,除主展演單元外,還特別設置了主題展覽、名家講堂等配套單元。
在劇目內容方面也頗具多樣性,新編歷史劇、現代戲、傳統戲新編都有。開幕大戲《臺城柳》以京劇和河北梆子融合,是戲曲舞臺上傳統的“兩下鍋”演出形式,凸顯“融”的主題意旨。
作為“百戲之祖”的崑曲,這回在藝術節的亮相也聲勢浩大,全男班《牡丹亭》,新編戲《流光歌闋》《墻頭馬上》紛紛趕赴戲曲盛會。
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年度資助項目,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文化惠民上下了大力氣,用老百姓能承受的實惠票價,為觀眾掃除看戲的門檻和壓力,將品質精良的傳統戲曲帶到大家面前,讓更多的人走進劇場,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