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貴州苗族民間工藝與旅遊文創産品設計人才培養成果展揭幕

2018年10月12日 09:2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10月10日電 (唐福敬)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貴州苗族民間工藝與旅遊文創産品設計人才培養》成果彙報展覽開幕式10日在此間舉行。

  該展覽由國家文化與旅遊部批准,貴州民族大學主辦,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承辦,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貴州民族大學承擔的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貴州苗族民間工藝與旅遊文創産品設計人才培養》,以需求為導向、以文化挖掘為基礎、以産品為載體、以創意設計為核心,促進苗族民間工藝從“遺産”到“資源”的當代應用價值轉換,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和提升貴州旅遊業的持久競爭力,實現文化扶貧。

  據承辦方介紹,“貴州苗族民間工藝與旅遊文創産品設計人才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報名錶128份,經專家組詳細鑒定,遴選出20名從事民族工藝與創意設計工作的優秀人才參與培訓。20名學員分別來自北京、上海、湖南、四川、廣西等十一個省市區,其中高校青年教育5名、行業設計工作者7名、民間手工藝及相關從業推廣者8名。

  該項目歷時五個月,聘請了30位專家教授授課。學員不僅完成了對貴州苗族文化理論知識、傳統技藝傳承、文創産品設計、創意策劃實踐等模組的培訓,還專程赴丹寨、凱里、雷山、臺江等多地調研,並針對蠟染、銀飾、刺繡、剪紙、錫繡、手工造紙等傳統手工藝進行實踐學習,以苗族文化為創作本源,完成了40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既有對民族符號進行解析創作;也有對民族圖案進行重構設計;既有兩種工藝的融合運用,也有對新材料的嘗試探索;既有原滋原味的工藝再現,也有現代工藝技法的介入。學員們通過提取苗族民族符號、元素、圖案、材料,實現民族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轉化運用。這些成果突出體現了貴州苗族工藝文化“活化創意”的特色,不是簡單地再現,而是探尋苗族文化、民族工藝與當代審美、現代設計的最佳結合點,對傳統工藝進行合理的原真保護,以創意設計介入傳統工藝産業,實現傳承、創新、發展的初衷。

  來自貴州的項目學員張曉宇説,學習期間掌握了更多的民間工藝,對自己今後的産品設計有較大的幫助。

  來自四川的項目學員、設計師李珂認為,她此次把源於貴州劍河苗族民間工藝的錫繡做成了座椅和櫃子,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項目學員、來自重慶的李義和介紹,此次設計的五套食具“蝶戀花”“苗族印象”“苗族古歌印象”等,設計靈感來源於實地考察和學習過程中對苗族文化元素的提煉。今後將把眾多的苗族文化元素,運用到自己的陶瓷作品當中。

  項目負責人、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負責人陳梅表示,此次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深入挖掘優秀的民族文化資源,以苗族文化為創作本源,注重傳承,鼓勵創新,教育成果豐碩,對貴州少數民族民間工藝傳承和文化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也表現出了對文化振興、文化自信和文化助推經濟發展的責任擔當和時代精神。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