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老教授16年堅持收藏老畢業證只為教育傳承

2018年10月12日 09: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瀋陽10月10日電 (王景巍)在遼寧瀋陽有一位特殊藏家,他16年來走訪各地,收集老的畢業證300余張。10日,記者在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見到了王雷教授,在他的辦公室內挂滿了各個時期的畢業證,有民國時期的、戰爭時期的、建國初期的……

  從2002年開始,王雷教授開始收集這些老畢業證。每週末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瀋陽的舊書攤、古玩市場轉轉,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即便不去景點,也要去看看有沒有“舊證”。

  “畢業證是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史、證史、續史的重要依據。”王雷告訴記者,我學的就是教育學教育史專業,一次無意間遇見一張已經破損了的老畢業證,不由心中一動,這是多寶貴的教育文化,從此萌生了收藏的想法。

  從那時起,他開始有意識收藏各時期各類畢業證書,便宜的幾十元一張,貴的千余元一張。慢慢的,他和許多舊書商販都成了熟人,一有類似的老證書都會第一時間告訴他。

  説起收藏的畢業證,王雷如數家珍,也常常為收到一張絕版的證書而自豪不已。據王雷介紹,在他的收藏裏最早的是民國時期的畢業證,保存的特別完整。民國時期畢業證文化氣息濃,藍色調為主,上面的字體全都是豎排,紋飾簡單拙樸,蓋的印章基本都是篆書。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畢業證很像獎狀,色調以紅色為主,多以紅旗為裝飾。在版式上,既有橫排,也有豎排。八十年代的畢業證,色澤圖案開始豐富多彩,雖然樣式依然有點像獎狀,但圖案已不只是紅旗,開始出現鮮花、鴿子。

 

  那一張張泛黃的畢業證書,風乾的筆墨,見證了中國近現代教育的發展歷程,帶有各個年代的時代印記,在王雷眼中它們有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多年來,許多人慕名而來,有的是來參觀的,也有人到府高價收購,不過王雷從未動心。

  “畢業證作為中國教育文獻資源,不但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載體,它更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明。不少老學校的建築已不復存在,有的校名也已經更改,很難再證明歷史,只有存世不多的畢業證還能證明那一段段的歷史。”王雷説,這些是教育文物,是教育發展過程中保存、傳承下來的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以及藝術價值的物質文化遺産,假如有一天遼寧能建一座教育史館,我願意把這些老證書都拿出來。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