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蘇學專家的中國情懷:“三蘇祠缺電腦嗎?”
中新網眉山9月30日電 題:美國蘇學專家的中國情懷:“三蘇祠缺電腦嗎?”
作者 廖雪芝
“三蘇祠缺電腦嗎?”2018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暨四川音樂周活動期間,原蘇東坡博物館館長周華君被一位美國來的“迷妹”感動壞了。這位“迷妹”就是美國西華盛頓大學東亞文化研究中心榮譽退休教授唐凱琳,而她的偶像正是中國“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
時間回到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遴選30名大學生到中國交流,唐凱琳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國讀書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了蘇軾,他的作品、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因此,到達中國後,唐凱琳毅然趕赴開設有蘇學研究課程的四川大學,師從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曾棗莊。
留學期間,曾棗莊曾帶領學生前往三蘇祠博物館查閱文獻,這是唐凱琳第一次來到蘇軾的故居,在這裡她結識了周華君等人,並建立起來了深厚的友誼。“我們帶領唐凱琳在檔案室查閱資料,因為當時沒有手機、電腦,他們只能一點點翻閱資料。”當時三蘇祠博物館工作人員張建華無意間説起,“如果有電腦,我們就可以傳資料給你們了。”這句話讓唐凱琳久久不能忘記。
回到美國後,唐凱琳一直從事蘇學研究,發表了不少論文和著作。在英國牛津數字化目錄網站中,唐凱琳和同事撰寫蘇軾的詞條,涵蓋12個專欄和170條提要,專門介紹蘇軾生平與作品。
“這次來,我想要送電腦送給你們。”30年後再次見到故人,唐凱琳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周華君聽完十分詫異,得知原委後卻感動不已。“不需要電腦!現在我們什麼都有。”
如今的三蘇祠博物館紅墻環抱,綠水縈繞,荷池相通,已成為一座景致絕佳的古典園林。2016年4月19日,經過自清朝康熙四年重建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後,三蘇祠博物館已重新迎客。現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二級博物館。
在館內,唐凱琳分享了自己在四川求學期間的照片,和老師同學研討、查閱資料的照片經過她層層包裹,飄洋過海後,完好地出現在眾人眼前。每一張照片有什麼人,發生了什麼故事,年事已高的唐凱琳都如數家珍。
“每次來,我都會在蘇軾塑像前拍一張照片。”30日,唐凱琳穿上了一條黑色長裙,並配了一條喜歡的絲巾,選了一個與舊照片中相似的位置拍照。
談及自己此生對於蘇學的研究和看法,唐凱琳表示:“文化是國家間交流的重要方式,而我願意充當交流的橋梁。”(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