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商務印書館推出歷史學經典《國王神跡》

2018年10月08日 08:4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30日電 被推薦為“未來歷史學家”必讀書目的《國王神跡》一書日前由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

  該書馬克·布洛赫是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生前出版的著作包括《國王神跡》和《封建社會》等。布洛赫一生曾兩次投身行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作戰勇敢獲得多枚勳章;1939年再度投筆從戎,為法國的獨立而戰。1940年法國投降後,毅然參加抵抗運動。1944年6月16日,被槍殺于里昂城郊。

  布洛赫寫作《國王神跡》的目的,是通過一個長期存在而不被人重視的現象,即國王以手觸摸為瘰疬病患者治病,以此來研究廣義的歐洲政治史。布洛赫沒有像傳統史學那樣去研究王權制度下行政、司法與經濟體系的運作,而是研究長期存在的國王為人治病習俗,普通民眾懷有的“國王具有神奇醫治力量”的信仰,以及二者之間的互動過程;通過研究一種存在長達八個世紀之久的“神聖化”的王權治病儀式,以及與這種儀式密切關聯的一種集體心態或信仰體系,展現前現代王權對民眾思想與精神實施控制的運作機制。布洛赫認為這一動態過程的演變,反映了自古以來人們相信“王權”神秘力量的“集體意識”。

  在書中作者清楚而有力地證明:王權的超自然性是與一系列儀式相聯繫的,其中最重要的有涂油禮、聖餐禮、戒指聖經禮等,這些儀式本身具有神秘感與神聖性;與這些儀式之間的固定聯繫,賦予國王觸摸治療活動以神聖性與神秘感。正是在這些合法的神聖儀式的聯繫中,王權的神聖性建立起來,王權的正當性與合法性也建立起來。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猛認為,在歷史研究中最關心的是權力鬥爭凝結,然後慢慢産生影響,轉變成為像慣例習俗一樣的制度,這給歷史學和社會學理論概念分析提供了特別大的洞見。布洛赫在書中所提供的有啟發性的論述展示了這種制度的變遷和長期演進是怎麼完成的。

  《國王神跡》中,作者擴展了歷史研究的內涵,將貌似荒誕的主題納入歷史研究的範圍;擴大了歷史研究使用的材料,將以往拒之門外的材料變成了活生生的史料,其中肖像材料(包括繪畫作品)的利用佔有相當大的分量。另外,宮廷賬簿、公文資料、敘事文學、政治學理論著作、小冊子、教堂人口登記簿、醫學與神學論文、宗教祈禱文、詩文、法律訴訟文件、信件、錢幣、遺囑等,甚至連遊戲紙牌、酒肆小店中村夫野老的對話,都成為了歷史研究的材料。將歷史研究利用的資料擴展到如此廣泛的範圍,這在傳統史學研究中是不多見的。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黃春高表示,《國王神跡》是一本很特別的歷史書,是一本非傳統的政治史。

  《國王神跡》譯者、清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緒山表示,“國王神跡”是把國王的神聖性納入到宗教倫理之後展現的行為,其實在古代中國也存在同樣的現象。清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黃振萍也認為傳統中國除了同樣的神聖性之外,還有著迥異於中世紀西方的權力結構和社會心理,如果以布洛赫的方式對傳統中國進行研究,應該會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結果。(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