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原創話劇《船歌》聚焦小漁村 首輪演出持續至25日

2018年09月25日 09:0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原創話劇《船歌》21日晚在國家話劇院劇場正式拉開了首場演出的序幕。該劇是2018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參演劇目。

  該劇描寫了特區一個小漁村幾十年來的巨大變化,刻畫了以漁民出身的梁海濤和外來打工妹林秀英為代表的特區人的藝術形象。

  《船歌》從2017年7月便開始籌劃,主創人員多次深入深圳、廈門、汕頭、珠海等經濟特區,從構思到形成大綱、初稿、反覆修改,組織專家論證,歷時整整一年的時間,目前已是第六稿劇本。

  編劇劉深介紹,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從一艘漁船起家,“一網一網地捕撈,一船一船地運輸”,經過40年的奮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十艘大型遠洋漁船的船隊,並帶領全村發展致富的故事仍被當地人津津樂道。

  原華在劇中飾演了一個從井岡山來特區的打工妹林秀英,她一齣場,在傾灑著陽光的大榕樹下,聽著海浪聲與漁船回港的馬達聲,看著漁村蓋起的小洋樓,一臉憧憬地説:“這裡是特區,是夢開始的地方,只要肯幹實幹,就一定能實現夢想。”從18歲的打工妹演到58歲管理著擁有500名員工的女企業家,原華坦言“時間跨度大,塑造起來有難度。”

  一艘全長8米的木質漁船和高達7米的榕樹搬上了舞臺,通過對漁船的分解組合,演繹齣劇中人物多個生活場景,如小賣部、小吃店等,闡釋了“以船為家”的概念和紮根沃土、生生不息、繁榮發展的寓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紅頭繩、大彩電和夾克衫、大哥大,“三轉一響一咔嚓”、“馬達一響,黃金萬兩”等具有年代感的名詞,一下把觀眾帶回當年生活中。

  “我們在寫實的元素里加上詩意、浪漫的創作觀念”,導演姜濤表示,《船歌》既有歷史又有生活,更多的是展現特區人頑強拼搏的精神。

  據悉,該劇首輪演出將持續到9月25日,11月將赴上海演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