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科學揭開歷史面紗:秦始皇嬪妃皇子面部復原圖公開

2018年07月17日 13:42:00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道港媒稱,中國研究人員復原了一名年輕男子和一名女子的面孔,他們可能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眾多兒子和嬪妃中的一員。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3日報道,研究人員在西安秦始皇陵中一個包含約100座墓葬的墓群中發現了這名女子(死時約20歲)被肢解的屍體。

  墓中所有屍體均為年輕女性。考古學家根據墓葬等級和陪葬品推斷,這些女子可能是秦始皇的嬪妃及其仆從。據推斷,在秦始皇死後,作為陪葬的一部分,這些女子慘遭殺害。

  報道稱,研究人員復原了墓葬中身份較高的一名女子的面孔,她可能是秦始皇的妻子或妾室。

  面部復原照片顯示,她擁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和輪廓分明的長鼻子。

  這張計算機生成的肖像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和大型解剖數據庫來復原她的特徵,不過只能靠猜測來推斷發型和眼睛顏色等細節。令人感興趣的是,她的面部特徵似乎不屬于典型的漢族人。相反,這些特徵暗示她可能擁有中亞甚至歐洲血統。

  報道稱,男子的頭骨則來自秦始皇陵東側上焦村的一個墓群。

  研究人員在他的右顳骨中發現了一枚青銅箭頭,這提供了證明他是因何死亡的明顯線索。他的頭和四肢被與身體分開,放在一個多層棺材中的寶物盒上。

  墓中有大量珍貴陪葬品,包括瓷器、玉器、絲綢、青銅劍、銀器和金條,這表明墓主社會地位很高。

  報道稱,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墓內死者中可能有皇室成員,秦始皇死後不久,他們在一場廣泛的清洗運動中被殺害。

  根據面部復原圖,可能是皇子的男子年齡似乎在30歲上下,擁有橄欖形眼睛和隆起的鼻子。

  上述面部識別軟件由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開發。該院副教授李康說,該技術已經過嚴格測試,被公安部廣泛用于犯罪調查。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