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昌鴻向北大捐贈12把精品紫砂壺

2018年06月20日 10:5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在北大校慶120週年之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昌鴻、沈蘧華夫婦向北京大學捐贈12把精品紫砂壺。這批珍品將永久珍藏在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

  捐贈儀式19日在北京大學舉行。

  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表示,雖然我們都是門外漢,但是紫砂壺的精緻,那種壺雖小但是壺中天地大的風韻卻能讓人深深感動,這其中的核心就是工匠精神。這一點和北大人120年來在創辦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的精神有契合之處。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希望能夠對未來,特別是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北京大學應該做的積極貢獻。

  “紫砂藝術是火中誕生的鳳凰,泥土是大地,火焰是激情,藝術家就是詩人。詩人用心靈塑造詩歌,藝術家用心靈造就了紫砂壺。”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了感謝,李先生所贈送的藝術品將成為我們詩歌研究院的鎮院之寶,它時刻提醒我們熱愛大地,永葆激情,以人性的光輝造就藝術品,還有詩歌,還有人生。

  81歲的李昌鴻出生於中國陶都宜興,從小浸潤在紫砂藝術的氛圍中,後師從顧景舟大師,在國內紫砂界享有盛譽,他的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得大獎。

  李昌鴻表示,跟北京大學的緣分始於十年前,2008年江蘇省宜興市在北大舉辦了“鳴鶴清賞談茶會”,他受邀參加並與北大教授和業界專家學者一同談茶賞壺。今年,適逢北京大學建校百廿之際,他再續前緣獻贈帶有美好寓意的藝術佳作——十二把紫砂壺珍品,希望通過此次捐贈可以和北大的青年學子共同探討紫砂藝術的魅力所在,共同開啟一次精彩的藝術文化之旅。

  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李昌鴻所著《紫砂品賞》同日在捐贈現場首發。該書介紹了紫砂壺的歷史、時代發展特點以及製作工藝,回顧總結了作者艱辛的成長之路,以及對這門傳統工藝的深刻獨到的見解,更是為後學提點出壺品與人品相依相長的關係。(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