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林那北長篇小説《劍問》作品研討會在福州舉行

2018年06月20日 10:5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6月20日電 (記者 林春茵)19日,林那北長篇小説《劍問》作品研討會在福州市文學院舉行。對這部出版于2014年的小説,評論界認為,“是一部被文壇和影視界忽略的精品力作”。

  著名作家林那北長篇小説力作《劍問》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小説一經問世便得到了評論界的高度評價。小説題材厚重、情節曲折、筆法嫺熟,描述一段上世紀三十年代發生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傳奇故事。在精準的地理空間、風土人情和歷史背景之下,虛構的人物和故事令讀者“氣息親切”。

  本次研討會圍繞《劍問》就作品的創作技巧、藝術性進行點評、探討,對該長篇小説二度創作和改編成影視作品可行性進行深入的研討和論證,並針對如何提高具有福州元素的中長篇小説創作各抒己見。

  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關仁山認為,《劍問》帶有原創性的新意,在傳奇懸念中樹立人物形象。既沒有老橋段,在敘述上也沒有掉進技巧陷阱。人物關係、戲劇張力完全具備,改變影視劇更具有大家國情懷。

  福建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陳毅達表示,《劍問》“有奇思”,“劍”作為本土文化的象徵,各方力量都想獲取,人物命運與時代風雲、三坊七巷閩都文化自然地勾連了起來,形成帶有地方文化元素、歷史感厚重的作品,成為很好的改編影視劇的文本。

  國家一級導演、編劇冷杉表示,《劍問》描述泉州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臺灣的霧社起義以及閩西紅軍這段歷史,以影視劇改編角度出發,時代背景衝突充分,“具有非常戲劇性的結構”,。

  “《劍問》小説在二度創作和改編影視作品方面,‘潛力非常大’。”福建省文聯主席、福建省社科院院長、福建省作協副主席南帆對福建作家群體提出期許,作為中國從農耕文明轉向海洋文明的轉捩點的物質載體,三坊七巷有那麼多人物故事交至在一起,是作家取材創作的“天合之作”,“但近40年來,福建題材的獨到性和敘事作品表現卻並不相稱。”

  此次活動是由福州市文聯主辦,福建省文藝教育促進會承辦的2018年福州市中長篇小説作品評論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福州市文聯主席鄢萍表示,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加強福州小説創作人才隊伍的建設,引導福州市小説創作者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有溫度、有筋骨的作品。(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